第316章 保健品行業年會(1 / 2)

本來很熱鬨的氣氛,被梁一飛一句話就跟說冷場了。

研發經費,這四個字對於在場的企業家而言,就跟聽天書似的,耳熟能詳,卻遠在十萬八千裡。

謝逸飛,之前做媒體,公關經費、招待費用倒是熟悉的很,研發經費是個啥?宗卿厚做兒童保健奶,這玩意說白了,酸酸甜甜,加點山楂,就能起到健胃促進消化的作用,研發個啥啊?研發怎麼種山楂樹啊?

唯一個做高科技起家的史玉駐,摸著良心講,從199年,悶頭在宿舍樓裡15天,開發出那款文字轉化係統之後,他和他的巨人,已經有多久沒有把技術放在第一位了?

要說研發經費,史玉柱印象最清晰的,大概還是當初奮戰一百五十天,吃掉的那2箱方便麵!

他不由的歪了歪嘴,好像嘴裡泛起了久違的方便麵調味精的反胃味道。

這輩子,混得再慘,也絕對不再吃方便麵了!史玉駐莫名的下了一個決心。

而被問到的當事人,飛龍江偉,嘴角一抽抽,嗬嗬嗬笑了笑。

“是我唐突了,這屬於商業機密。”梁一飛也擺手笑了笑,說:“我個人是這樣覺得,一家企業短時間內崛起,市場第一,但是想要持久,甚至成為年百年老店,那就要靠著練內功,研發恐怕要在所有支出中占據很重要的一部分。”

說著,歎了口氣,說:“講良心話,我也是做保健品的,中華鱉精的研發經費是多少,我心裡有數,我也不願意說。”

這是大實話,引得在場幾人都是會心一笑。

宗卿厚問道:“你覺得,研發和盈利,哦,我是說毛利潤相比,是一個怎麼樣的比例比較合適呢?”

“這個看行業吧。”梁一飛沉吟了片刻,看向史玉柱,說:“如果是科技企業,可能比較高,哪怕能到2%、3%都可以……”

此言一出,幾個人都麵麵相覷,頗有些見了鬼的表情。

毛利潤的2%,在很多行業,幾乎等於淨利潤了,儘管目前經濟好,大多數行業的淨利潤都很高,甚至什麼乾,就拿錢去放貸,還是國家合法貸款,淨利潤也要超過2%,但是在搶市場的大環境下,用2%的利潤進行研發,這依舊是個很讓人難以理解的數字。

“國內有這樣的企業嗎?”江偉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這句話也不是疑問句,更類似反問句。

倒是史玉柱插了一句很簡短的嘴,默然說:“是有的。”

華為就是這樣的企業,在研發上投入十分巨大,連工資都發布出來的時候,依舊首先保證科研經費。

“所以華為就不如聯想嘛!”江偉一揮手,當前化為雖然也開始有起色了,成為過億的大企業,但是和年銷售早就破十個億相比的聯想相比,依舊有很大一段距離。

走市場、還是精研發的道路爭論,目前在華為和聯想的發展上,似乎已經有了答案。

而聯想,不光能賺錢,的的確確也代表著國內的科技企業。

在場幾人都不是科技行業的,這個話就沒展開說,宗卿厚問:“那保健品行業呢。”頓了頓,補充說:“或者飲料行業?我聽說,健力寶的研發經費,其實也很少,主要的錢,還是花在市場推廣上。”

從科技行業來看,聯想是標杆,從保健品飲料,聯想是標杆,而這兩個標杆,似乎都和梁一飛說的不一樣,並沒有在研發經費上有多大投入。

“保健品飲料行業,研發的概念比較廣,產品功效、消費者心理研究、產品升級換代,甚至市場推廣方案等等其實都屬於研發經費,雖然相比科研,保健品飲料的研發經費當然可以少很多,但是產品的成本還是要有成本。”

“什麼意思?”

“比方說健力寶,各位知道,一個空的健力寶瓶子,也要三分錢,有的地方賣到五分錢。可是我們這些保健品的瓶子呢,喝完了就喝完了。據我所知,健力寶當初能連續拿下全運會亞運會和奧運會代表隊專用飲料,和這個細節是分不開的。”梁一飛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