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衛佩服的梁一飛,現在對謝逸飛是越來越佩服了。
穿越回來,梁一飛對於當代的企業家,尤其是民營企業家,有了一個最直觀的印象:敢打敢拚,敢想敢做,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但是,膽大有餘,穩重不足,所有的企業家都像是餓了三天三夜的老饕似的,隻要有機會,就不顧一切的先撲上去再說。
像謝逸飛這樣,事事調研,準備工作做得十足細致的,幾乎沒有。
去蜀中,一共五輛車,兩輛巡洋艦一前一後,中間是一輛公爵王,兩輛奔馳,梁一飛和謝逸飛在第一輛車上,一路上就在看他之前的調研資料。
明明人還沒到,這次去就是實地考察的,可是對於目標的四個廠子,謝逸飛卻已經做到了了如指掌,能通過公開渠道查的信息,事無巨細的都有。
廠子的地址、麵積、廠房、年產值、生產能力、主營業務、人數……這些常規的就不用說了,非常詳細,像產值,甚至有連續好幾年的信息。
另外,還有工廠管理者的背景、和當地政府的關係,甚至廠長的個人性格特征、廠子的曆史,都有一些零星信息。
梁一飛很少露出什麼驚詫讚許的表情,看到梁一飛拿著這些調查資料時候,臉上的表情變化,謝逸飛也有些得意,笑道:
“上一輩白手創業的時候,沒有這個資本去做摸底調查,隻能靠直覺和運氣,那是沒辦法的事。我可是正兒八經的富家公子,不缺那幾個調研經費,當然要先摸底。我那個司機托尼,過年期間就過去打前站了。”
“哦,難怪。”梁一飛一邊看資料,一邊微微點頭,忽然想到了什麼,隨口問:“你那個司機我見過幾次。”
“其實,是我弟弟。”謝逸飛說。
“啊?”梁一飛抬起頭,微微一愣。
“我爸以前在酒吧裡留下的種子。”謝逸飛一攤手,做出一個無可奈何的表情,說:“從小在貧民區長大,跟師傅學拳,全靠打拳賺的錢上學養家。我來大陸發展,最大的幫手就是他,司機保鏢兼職秘書助理。”
說著,好像想到了什麼,從資料的最下麵,抽出了一份,專門交給梁一飛,說:“托尼還順便調查了天府可樂,和百事可樂合資之後,似乎出現了大麻煩,你有沒有興趣下場?”
“天府可樂?”梁一飛眉頭微微一挑。
他有一些模糊的印象。
這世紀80年代,可樂經曆了一係列坎坷曆程,最終進入大陸市場,從最初隻向外賓銷售,‘絕對不能賣給中國人一瓶可樂’,到全麵放開,普通人也可以在商店裡購買,之後銷售業績一路飆升,成為最受歡迎的飲料之一。
隨著可樂的銷售火爆,一批國產可樂也紛紛出現在市場上。
比較出名的有八種品牌,號稱是國產可樂的八大金剛,曾經一度占領了很大一部分大陸市場份額。
梁一飛這個年紀的人,印象中,依稀能記得一些,什麼少林可樂,非常可樂,嶗山可樂,汾煌可樂,天府可樂這些。
可是也就輝煌了幾年時間而已,這些國產可樂,幾乎毫無例外的,全部銷聲匿跡了,市場上就隻剩下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
拿著資料大致看了一眼天府可樂的信息。
沒想到,這款可樂在大陸的飲料史上,還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81年誕生,是中國第一款國產可樂,不含激素,由中藥研究院主要參與研發,1985年,當時的國家領導人視察重慶,在喝過‘中國人自己的可樂’後,讚不絕口,之後定為國宴飲料。
企業發展很迅速,到了88年,天府集團的下屬灌裝廠就已經超過了一百個,在中國可樂市場占有率達75%,創產值3億多元,遠超其他所有可樂品牌的總和,從90年開始,甚至進軍莫斯科和日本,打入美國市場。
這是一個可以和健力寶一拚的企業。
但是,在94年年初,天府可樂和百事可樂合資經營,卻出現了大問題。
當年,在蜀中,天府可樂的市場占有率出現了斷崖式下墜,從85%,直接掉到了55%左右,今年還沒有統計,但就前幾個月的情況,和托尼現場在蜀中所見,市麵上的百事可樂很多,但天府可樂,幾乎買不到。
這樣一款老牌國家級彆的產品,要市場有市場,要牌子有牌子,和外資合資之後,又有了先進技術和資金支持,按理說不可能不進反退。
危機的另一麵就是機會,既然出現了這樣反常的情況,也就意味著有機會。
“這事怕是沒法子插手吧?”梁一飛放下資料,說:“人家百事可樂占了60%的股權,天府自己都沒說什麼,咱們能怎麼辦?換句話講,怎麼從中攫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