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事,讓他對梁一飛佩服的五體投地。
一個是廠規廠紀。
廠規廠紀這種東西,哪家都有,幾十年前,甚至從清末中國有第一家公司的時候,就有了對應的廠規廠紀。
可是從汽水廠一路走過來,家裡絕大多數親戚朋友都在企業當工人的華山河實在太清楚了,廠規廠紀這東西,就是個擺設,就沒見哪個廠子真的能嚴格執行的,那麼大的字就貼在工廠裡,天天上下班都看見,可根本沒用,上到領導,下到工人,就沒誰把它當一回事。
真出問題了,有關係的找關係,沒關係的,耍橫放賴裝可憐,反正誰都不按照規定走,廠規廠紀,就是一紙空文。
不光是汽水廠,就華山河所知,哪個廠子都一樣,咱們這是人情社會,講得就是個人情關係,要是製度能管用,那還要領導乾嘛,還要關係乾嘛?
習慣歸習慣,事實歸事實,可華山河就是覺得,這樣不對。
不公平!
不光是華山河覺得,其實但凡屁股沒有坐得太歪的人,都這麼認為,什麼都靠關係,靠放賴,真正有本事肯乾活的上不去,那些天天扯淡喝茶屁事不乾,倒是跟累死累活的一樣,說不定還混得更好,皮厚吃塊肉,皮薄的就活該倒黴,這樣下去,廠子怎麼能好?
然而即便是人人都知道,人人都明白問題在哪,可就是改變不了。
羅貢獻這個人自然不必說,他壓根沒這個心思,華山河也聽說過其他一些廠子,有些有魄力的領導進行改革,可是每當涉及到按章辦事的時候,那就像捅了馬蜂窩,和全世界為敵似的,根本執行不下去。
說這是什麼原因吧,具體也講不好,但華山河就覺得,這不對啊,有時候想想就有些絕望了,都他媽的這樣下去,國家能好嘛?老實人、肯乾活的人,就注定要吃虧?
可是這個死結,在梁一飛手下就解開了。
怎麼就能解開,華山河說不好,可事實他能看得見,梁一飛接手廠子,半年之後,風氣為之一清。
不光是他們這一批想有所為作、思想新潮的年輕人覺得好,甚至連那些以前混日子的、皮厚無賴的,在這種大環境下,竟然也漸漸的適應習慣,並且為這個新氣象叫好。
梁總有次在內部講話,華山河印象特彆深。
他都能一字不差的背下來。
梁總說,人都是圖安逸圖利己的,廠子風氣不好,不能完全怪工人,工人甚至沒有主要責任,責任在誰,在領導,在管理工人的這些乾部身上,這些乾部不敢得罪人,患得患失,考慮自己的利益,怕麻煩,種種不能宣之於口的想法,導致了整個廠子的風氣不好。就像放羊,牧羊人不作為,你能怪羊亂跑嗎?
朝後20年,這些話是個人都懂,可在當前,並不是所有人都明白,更不是每個領導都敢說的。
對華山河啟發非常深,讓他的思想進行了很大的轉變,把以前對工人、對那些不好的同事的鄙夷,轉移到了正確的方向,自從他當那個班組長開始,就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
華山河以前雖然肯乾事,可身上也是有一些傳統企業工人的老毛病的,遲到早退、不拘小節什麼的,但漸漸的,這些東西他自己有意識的收斂和改正著。
他覺得,梁一飛像是一顆啟明星,指導著他前進的方向。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