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鬥牛場(1 / 2)

改革開放之後,計劃經濟逐漸解體,商品經濟蓬勃發展。

既然是商品經濟,不存在之前‘指定生產、指定采購’的計劃指標,那麼如何能讓商品被市場得知,被消費者接納,從消費者口袋裡掏錢來買,就成為企業家們最需要考慮的事情之一。

貿易、生產、研發,三家馬車,成為每個企業都必不可少得三大驅動力,其中貿易一項,在改革開放後幾十年,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企業而言,都是最重要的驅動力,遠遠超過另外兩項。

而貿易的核心,則是營銷,營銷的核心,則是廣告。

改革開放之後,湧現出五花八門的營銷手段,報紙電視廣告、老專家站台、明星代言、上門推銷……等等手段,都可以歸納為廣告一項。

而所有的手段之中,效果最好,最能夠產生爆款的一項,毋庸置疑,是央視黃金檔的廣告。

沒有之一。

得央視者,得天下,央視一年的黃金檔廣告可以讓一款默默無聞的產品成為全國老百姓耳熟能詳的知名品牌,這種局麵一直延續到個人電腦普及、互聯網時代真正開啟,很大一部分人已經不通過電視獲得信息之後,央視黃金檔廣告才漸漸趨於理性。

當然,能達到這種效果,所付出的代價也是驚人的,絕大多數地方上的大老板全部身價湊在一起,也隻夠央視黃金時段三五秒的廣告時間。

梁一飛此行和省台的張峰一起,央視有規定,競標廣告必須由廣告公司代理,張峰是行內人,之前又一直負責梁一飛旗下產品的宣傳工作,這次為了競標,乾脆把之前那個工作室,注冊成立了一家廣告公司。

工作室階段,梁一飛可以任由它發展,但既然走向正規化公司,關係到未來廣告宣傳,自然就要加以控製,新成立的鳳凰公告公司,還是由張峰主持,梁一飛占了9成的股份,幕後老板。

丁靜靜在娛樂公司控股,和廣告媒體也是要合作的,最近沒什麼太多的事,乾脆一塊來見見世麵。

一路無話,下飛機後直奔梅地亞中心,一棟從外表看起來像是書卷一樣扁平的綜合性商務賓館。

94年之前,梅地亞中心聲名不顯,在五星級酒店眾多的首都默默無名,央視一年的廣告收入也隻有區區的七八個億,還不如一家大型的民營企業,直到央視廣告信息部迎來了新一代的掌門人,把央視黃金時段的廣告全部拿出來像拍賣會一樣招標,央視才一舉奠定了中國媒體巨無霸地位,年廣告收益也飆升突破30億。

而這座看起來普通的梅地亞商務中心,也成為中國企業家們爭奪標王的血腥戰場。

梁一飛最早搞錯了時間,競標日期是11月8號,諧音‘要要發’,而不是他以為的十月下旬,所以延遲了一段時間,倒是多了一些時間籌集資金。

他是過來人,很清楚這種拍賣會存在無限的可能性,90年代可以講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企業,都把廣告宣傳作為第一要務,今年又出現了自己這樣一個本不該存在的攪局者,央視最佳時段的廣告最後能拍到一個什麼樣的天價都是有可能的。

錢是英雄膽,在梅地亞中心得到了最好的證明。

“那是什麼?”丁靜靜指著梅地亞中心外一大片空地,好奇的問。

那塊空地麵積不小,大約半個足球場,看起來像是個停車場,可是地麵卻沒有經過平整,還是黃土夯實的,場地中央還有一根高高的旗杆,比梅地亞中心大門口那一排國旗還要高出半頭,隻是上麵並沒有懸掛旗幟,而是挑著一個像皇冠一樣的東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