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忠言逆耳(1 / 2)

袁欣然是典型的小姐脾氣,性格十足,平時乾活什麼的沒得說,比一般小門小戶出來的女孩子反而更認真一些,大概也是家傳的緣故,但是呢,你指望她把你當上級領導來拍你馬屁,動輒逢迎,甚至勾勾搭搭,想通過領導朝上爬,這想都彆想。

人家從小就是跟領導一塊生活長大的,梁一飛這個級彆的‘領導’,還真沒太放在她眼裡,梁一飛那麼多下屬,有一個算一個,甚至包括吳三手在內,敢在梁一飛麵前完全做到想什麼說什麼,有一說一的,隻有袁欣然。

梁一飛請她來,多少也是看中她這一點,這個小姑娘家世好,眼界高,看問題有一套很獨特的視角,跳出公司其他員工的死角,關鍵是她不順著梁一飛心意,敢說、敢想。

領導做久了,耳邊不能講儘是阿諛奉承吧,但終究是順著領導的意思多一些,有的時候是下屬拍馬屁,有的時候的確是下屬沒自信,覺得可能領導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久而久之,當領導的,自我膨脹,自我感覺良好,往往會真的以為自己就是最牛逼最正確的那一個,有時候甚至會釀出一些笑話來。

所以,身邊也必須有那麼極少數,敢於頂著來,甚至是挖苦諷刺兩句都可以,哪怕她很多時候講的話,也不一定對,但這是給梁一飛一個提醒:世界上還有很多和你不一樣的想法,不是人人都覺得你最牛。

說個題外事件,自從華強廠改製,製定了新一套的規章製度之後,每過一段時間,會把近期新進的員工集合起來進來‘考試’,考察員工對於規章製度的理解和掌握,梁一飛自己也會參加。

袁欣然來之前,每次都是梁一飛第一名,袁欣然來的那一次,梁一飛還是第一,結果袁欣然氣衝衝的跑到辦公室裡來發了一通火,說你什麼意思?搞得梁一飛莫名其妙,聽她一說,才知道,原來之前每次內部考試,改卷的時候,負責改卷的廠裡中層領導都會把考試成績超過梁一飛的,朝後壓一壓,再把梁一飛朝前提一提,所以每次都是他第一。

袁欣然這次考完,覺得自己回答的都對,結果下來才91分,梁一飛92,她倒不是要爭什麼第一,這小姑娘比較較真,又不怕得罪領導,於是把試題拿過來,挨個和正確答案對,最後確認她考了滿分。

這下就露餡了。

這個餡兒,露出的問題是值得深思,甚至影響結果對於長遠來說,是惡劣的。

絕不是一些中層乾部巴結領導,吹捧領導的不正之風這麼簡單。

不是每個新員工,都像袁欣然這麼自信,也敢於較真,那麼在考試中,他們按照廠子裡教的東西去答題,結果成績不對,扣分了,那員工會怎麼想?廠子裡的規章製度到底是怎麼樣的?

明明他是對的,可改卷老師說他錯了,那他可能就真的把錯的當成了對的,或者迷茫起來,分不清對錯。

反過來,從梁一飛的角度來說,他這個大領導,有時候明明錯了,卻得了高分,幾次下來,他就會形成固定思維,反而把錯的當成對的。

下麵的人,對錯難分,上麵的人,以錯為對,久而久之,錯的人錯的理直氣壯,理所當然尚不自知,而明明最初正確的人,卻漸漸的習慣於‘規則不如領導重要,隻要滿足領導,規則可以放在一邊’的狀態。

偏偏梁一飛自己可能還覺得,下麵幾個廠子經過自己的改良,運轉的相當棒。

到最後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小事件,透露出了大問題,如果不是袁欣然,誰會來和梁一飛說這些,誰敢來和梁一飛說這些?!

企業越做越大,公司越來越多,基層的員工怎麼管理?靠的就是規章製度,他們和吳三手以及各個單位的大領導和不一樣,後者需要揣摩梁一飛的心思,以便於貫徹他的指示,但前者,根本沒必要,他們是整台機器的‘零件’,必須按照‘說明書’,也就是規章製度,近乎死板的完成自己的工作,那企業這台機器才能正常運轉。

尤其是像華強廠這一類技術含量不高的加工廠,更是如此!

當時梁一飛也意識到這是個問題,當天就準備開會……開會,是我黨克敵製勝的法寶之一,統一思想,明確任務,傳達指示,反饋信息,都在一場場會裡,隻要會開的好,問題的綱領就能明確……

結果,還是袁欣然把梁一飛挖苦幾句。

這事開會沒用,製度可以約束人的行為,可是沒法管控人的內心,你梁老板在企業裡一言九鼎,威望極高,那些五六十歲的老同誌,都被你調教的老老實實,年輕人更是把你當偶像來看,你讓他們不偏向你,不巴結你,不讓你得第一,這即違背了你的領導者身份,也違背了下級的人性。

簡單來講,不是說領導講你們不要拍我馬屁,下級就不拍的,而且這事吧,不完全是拍馬屁,很多是下級出於內心對梁一飛的熱愛……至少梁一飛這個無恥的人有時候是這麼認為的。

解決辦法很簡單,袁欣然講了一句讓梁一飛很羞臊的話: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不是讓你死,以後這種活動,你壓根就不要參加。

你一個大老板,跟新員工一塊考試,意義再哪裡?對廠子有什麼好處?本來就是個簡單的考核,你老人家一參加,好嘛,勞命傷財,變成一項‘運動’了,下麵的人,考贏了你,他自己坐立不安,無法自處;都考不過你,那時間久了,就像你說了,人人都知道,這考試就是混,就是捧領導,那誰還會重視考試本身的目的呢?

梁一飛說我這是從底層開始,掌握企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