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個商機,在他的任期,在杭城被發掘並且壯大,那麼絕對是一項很光彩的政績。
事實也證明了這點,小靈通在杭城推出不到一個禮拜,就銷售一空,十分受歡迎。
要說杭城經濟條件比較好,老百姓有錢,那麼濱海市是正兒八經的‘二線’,在全國省會之中屬於中遊,可是小靈通在濱海的銷售同樣很火爆。
這就足夠證明,隻要經濟水準在中等以上區域,小靈通有著巨大的市場。
換句話講,不代表在比較窮的地方小靈通就沒有市場,隻不過目前沒有實例證明。
說不定,窮的地方,小靈通也能賣得很好,窮嗎,買不起昂貴的手機,可售價隻有手機十分之一甚至更低的小靈通卻是一般家庭咬咬牙都能入手的。
“徐總,你跟電信方方麵麵都熟悉,要不,你帶著梁總先去省裡跑一跑,先在全省推廣,然後周邊地區再去溝通溝通?你們電信的牌照誰知道猴年馬月才能下得來嘛,這個機會不抓住了,電信將來要被移動甩下來一大截。”陳康健對徐欣福說。
徐欣福本就是個敢於承擔責任,希望開拓進取的人,否則,原時空裡,他一個市級電信一把手當的好好的,何必冒著‘違規’的風險引進小靈通?
不用陳康健提,他自己就有這個想法。
如果一旦通過他的穿針引線,讓小靈通普及開來,徹底打破移動無線的壟斷,讓電影重新擁有同樣的競爭力,雖然主角是梁一飛和飛科,但是對於電信而言,他自然是功不可沒。
以後說起小靈通,說起電信的發展,必然會留下他的名字。
梁一飛更加希望小靈通能夠儘快的普及開來,還是那句話,違規的事千萬不能拖,拖久了,好事也變成壞事,隻要在短時間內普及見效,受到歡迎,那麼自然就不存在所謂的違規問題。
而且有一股憂慮在後麵‘催促’著他。
原時空的ut斯達康,應該是在95年、96年的時候,就在美國創辦了,雖然自己提前了一步,買下技術,引進小靈通,但是這一步提前的並不算太遠,如果脫的太久的,萬一ut斯達康又憑空出現,那無異於飛科在誕生之初,就有了一個強大的敵人,去和他爭奪空白市場。
梁一飛可不想搞什麼雙雄並起,三足鼎立的橋段,空白市場占領起來快,流失的同樣快,必須要在很短時間內樹立起飛科絕對的優勢,讓其他任何廠家都放棄染指這一塊的野心。
於是三方一拍即合,梁一飛在杭城成立了一個辦事處,留下若乾技術銷售人員後,立刻就和徐欣福一塊,開始各地的業務擴展之路。
萬萬沒想到,明明小靈通已經得到了證明,可是在其他城市的推廣之路,卻走得異常艱難。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