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奇怪的網頁(1 / 2)

美國年輕人喜歡在車庫創業不是沒有道理的。

美國整個社會有一種共識,年輕人在成年後要搬離家庭,年輕人也不好意思賴在家裡不走,這就跟後世中國年輕人買房子,父母肯定得幫襯一樣天經地義,但是年輕人沒有資金積累,創業首當其衝的就是場地問題,在高房租的美國這是擺在所有創業者麵前的第一個門檻。

很多人會選擇直接在寢室創業,問題是各個學校都有規定,當資源占用到一定程度之後,再想要寢室的資源,同樣得花錢。

比如當年楊之遠創業,雅虎的流量在短時間之內呈現幾何式上漲,學校的公共服務器承受不了了,他要麼交一筆昂貴的費用,單獨使用,要麼就得放棄學校免費資源,自己買服務器。

而車庫在美國地產概念之中,屬於‘送的’麵積,不在房產總麵積當中,車庫和花園等一樣,有些‘屬於我家,但又不能算我的家裡’的模糊界限感,而美國的車庫又比較普及,麵積相對比較大,所以年輕可以鑽一個‘空子’,厚著臉皮把自家的車庫作為辦公場所。

鑽空子歸鑽空子,房租可以免費,不過水電一營用度,理論上還是要給家裡交錢的。

所以美國年輕人創業,才在起步階段,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怎麼弄錢。

好在美國有錢人多,願意投資年輕人創業的資本也有大把,甚至連中產家庭都可能出幾千、上萬美金,去投資一個自己看好的小項目,每年創業的年輕人如同過江之鯽,每年對這些年輕人的投資,雖然沒有統計,但是可以想象,加起來是一筆天文數字。

而這些錢裡,有絕大多數,其實最後是打了水漂的。創業這種事,無論東方西方,都一樣是以失敗的居多。

就是這筆根本沒有人去統計的天文數字,隱性投入,整個社會對年輕人創業,或者說創造的寬容、鼓勵、容忍,從某種方麵造就了美國的科技和企業始終都站在世界第一位。

看著眼前這個挺簡陋,放著一台比人還要大的‘小服務器’的車庫,梁一飛忽然產生了一股很強烈的衝動,把飛科搬到美國來,或者搬到歐洲。

“校長,您看,這就是他們的搜索引擎。”

孫達威的話把梁一飛拉回了現實之中。

但是短短一個瞬間,梁一飛已經下定決心,飛科未來的科研中心,一定是在西方,至少是在西方,有一個和本部同樣重量級的研究中心。

當然不一定是美國,這裡過於擁擠了一些。

謝爾蓋坐在一台大屁股電腦前麵,熟練的打開了一個網頁。

這個網頁目前看來還很簡陋--不是後來穀歌的簡約,而是真正的簡陋,頁麵上甚至能看到一些因為代碼沒有編寫完美或者審美原因出現的小瑕疵,不如文字不對齊,有些對方的顏色相互不隱承等等。

頁麵中間有個長長的搜索欄,後麵是一個英文按鈕search。

拉裡果然是個很精明的人,瞬間就發現了梁一飛表情的細微變化,立刻用英語解釋說:“梁先生,您看到的是我們的管理員頁麵,這是讓我們看的,展現給用戶的並不是這樣一個頁麵,它更加工整和漂亮……”

說著,搗了一下正在操作電腦的謝爾蓋,謝爾蓋嘀咕說:“搜索引擎需要的是速度和準確性,誰會關注頁麵是不是好看?如果需要好看,我為什麼不放一張油畫上去呢。”

說著,又打開了另外一個頁麵。

這個頁麵倒是好了很多:因為頁麵上啥都沒有,隻有一個搜索欄,連常見的版權信息都沒有。

“梁先生,您想搜索點什麼?”謝爾蓋轉頭,很自信的說:“隻要是互聯網上公開的信息,我確定都可以找得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