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有技術含量的騙子(1 / 2)

沒想到這對宋老板兄弟,居然還是“遺老遺少”。m.

“慚愧慚愧,這些話,平時都不好意思對外人講。”宋元新說。

“宋老板,我多問一句,要是做地產,沿海、特區那一片,發展的也很不錯,何必舍近求遠呢?”梁一飛問。

“特區情況政策和內地不一樣,土地審批還是很嚴格的,必須有明確用途,梁總,說到底,咱們看上玫瑰園,都是為了投資,也不是買地皮建廠。”宋元新搖搖頭,說:“我跟您說個例子您大概都覺得好笑,這都98年了吧,去特區,還得辦出入證,搞得就跟出國一樣,兩邊的政策相差太大,投資特區吧,回報是不低,可是那邊受政策影響很大,未來誰知道呢?倒是這裡,天子腳下,穩定性更好。”

頓了頓,道:“再說了,那邊好的地拿不到,差的地倒是多,那都是農村漁村,拿下來,也沒什麼前途可言。”

“這倒是。”梁一飛點點頭,後世的人覺得特區從成立到發展的幾十年,繁花似錦,可是隻有真正生活在這個時代,並且常和特區方麵有往來的人才能真真切切的感覺到,這份‘繁花似錦’,絕非一帆風順,相反,這其中既有如履薄冰的小心翼翼,更有冒著丟官坐牢風險的敢為天下先,包括特區的主政者,對於未來國家對特區的政策,在很多時候,往往都是不敢確定的。

哪怕在一兩年前,還是有一些聲音認為特區的步子邁的太大,失去了社會主義核心的東西,應該糾正,甚至取消。

宋家兄弟的投資目的是企業轉型,當然要選擇最穩當的,最不受政策波及的地區。

倒是他說特區的‘農村漁村’沒有前途可言,這話梁一飛作為穿越者卻不能苟同,隻能講短時間之內未必能發展到。

“梁總,早就聽說您是點子大王,您看給我們出出主意?”宋元新道。

“倒也談不上什麼點子,宋總,既然走海上的路走不通了,你們手頭也有錢,那是不是可以考慮自己建廠,自己生產或者代工,國內電子市場那麼大,行業分工會越來越明確,現在人力資本便宜,做代工雖然利潤比不上水路,可畢竟能走得長遠,趁著國內代工企業少,先一步占領市場,形成技術優勢,快一步,後麵就步步快嘛。”梁一飛道。

“不瞞您說,倒是也考慮過,但是我們沒這方麵的關係客戶,如果開始做,就得兩手準備,一個是建廠,一個是開拓市場,都是空白領域要下大力氣。”宋元新道。

想了想,大約覺得這麼講駁了梁一飛的麵子,於是補充說:“如果沒玫瑰園這個項目,說不定會走建廠這條路。”

“嗯,空白領域是比較麻煩,什麼都要重頭學習。”梁一飛點點頭,說:“不過如果貴公司真的準備做,我倒是可以幫著解決一些。”

“哦?”這一次宋元新眼睛明顯一亮,語氣也不再是那種純粹的客氣了,表現出不小的興趣。

梁一飛淡淡的說:“飛科小靈通的外殼業務現在我們自己在做,也有了些技術專利和經驗,不過未來我的想法,非核心的部件,我是準備包出去的,比如像外殼啊、屏幕啊。當然了,目前的量還是有限的。”

“這還真是一條路!”宋元新毫不猶豫的接上了話,先講了一大堆代工小靈通外殼的好處,到最後,說:“梁總您看這樣,這個事我回去和我哥聊一聊,如果我們真的準備建廠,那還要麻煩梁總在各方麵多多幫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