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改進版本(1 / 2)

“這倒是!”

馬華滕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他是這方麵的行業,知道梁一飛講得一點兒沒錯。

外國的互聯網雖然也才發展了幾年,但是人家國力相對比較強,基礎設施早就開始布局,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就有了計算機和網絡的概念以及應用,所以發展的很快,普遍網速和網絡的穩定性,都要比國內高出一大截。

在國外,下載一個幾M的軟件速度很快,抽根煙,泡杯咖啡,說幾句話的功夫就完了;但是在國內,如果普通家庭下載的話,幾個M,梁一飛說運氣不好要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那可是客氣的,以國內個人網絡的目前大環境,加上大多數人對於網絡操作的不熟練,斷斷續續的,弄一個晚上,也未必就能下載完。

想要讓OICQ普及,客戶端的體積的確是個關鍵點。

這幾句話,給馬華滕得感覺,和當初馬芸一樣:眼前這位,彆看不懂程序設計,不懂網頁製作,不懂計算機組裝,可是彆說,人家還真懂‘行’,兩句話就說到了點子上。

這可不多見,不要講在國內不多見,連外國都不多見。

今年年初,行業內傳出一個大笑話:目前國內頂尖的互聯網公司新浪,在謀求上市的過程之中,接觸了國際頂尖的投資公司摩根士丹利,和對方聊了半天,結果摩根士丹利的一位高管,問了一個讓新浪啞口無言的問題。

這不是一家互聯網公司嗎?為什麼叫做門戶網絡,互聯網公司賣門嗎?

這個笑話還真不是杜撰出來的。

像摩根士丹利這樣的世界頂級公司尚且如此,可見當前整個世界各地的資本,對於互聯網的認識,都是‘入門’級彆,所以梁一飛一個壓根不從事互聯網事業的國內老板,能幾句話就講到點子上,帶給馬芸和馬華滕得震憾都是十分巨大的,個人好感度也是嘩嘩的朝上漲。

“還有一個,比較專業的技術問題,我想問一下。”梁一飛說。

“您請說。”馬華滕點頭,雖說是‘回答問題’的人,卻是一臉求教的模樣。

“這上麵有個人資料、好友信息,這些內容都是存在哪裡的啊?”梁一飛頓了頓,解釋說:“就好比說我有一個QQ號碼,登陸之後,會刷新出我裡麵的好友,這個是存在軟件裡的嗎?”

“QQ?您是說OICQ嗎?”馬華滕微微一愣。

梁一飛陡然意識到,自己說走嘴了,這年頭還沒QQ這個叫法,嗬嗬笑道:“OICQ叫起來好麻煩,我就隨口給它起了個代稱,算是昵稱吧。”

“QQ……嗯嗯。”馬華滕琢磨了一下,覺得這個代稱聽起來還真不錯,朗朗上口還有股子親近感,然後才回到剛才梁一飛的問題上,用儘量通俗的話語解釋說:“是這樣的,互聯網上的軟件,是通過網絡,把終端軟件,也就是QQ,和服務器,也就是一台性能超級好的計算機聯合在一起,一般情況下,QQ裡的信息,都存儲在終端,也就是電腦裡,登陸這台電腦,就可以讀取這台電腦上QQ的好友信息等等。”

“為什麼不存在服務器呢?”梁一飛問。

“也可以,但是要考慮到,如果終端太多,服務器的負載就太大了,需要存儲太多的信息,成本增加;另外,您也知道,國內網絡有時候比較慢,還會斷線,存儲在終端電腦上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馬華滕解釋說。

梁一飛想了想,卻搖頭,說:“這個思路我個人認為,不太適合國情。”

頓了頓,不等馬華滕和曾青發問,就解釋說:“國外把信息放在終端,但是國外的個人計算機十分的普及,上網的人,可以說大多都使用自己的機器,無論是辦公室還是家庭,用的機器基本是固定的。但是國內不同啊……”

說著,指了指會議室的那台電腦,笑道:“我這裡吧,算是電腦普及比較高的,我個人對互聯網也很感興趣,也要求公司儘量采用現代化辦公,可是呢,也僅僅隻能做到,在公司的每一個主要辦公室裡和主要崗位配電腦,還達不到一人一台的地步;至於員工個人家庭裡,那就更管不到了。”

“關鍵是太貴了!”吳三手在一旁插嘴說:“一台電腦,少則八九千,多則一兩萬,普通人哪裡買得起?梁總給員工的福利待遇是非常好的,可我們大多數員工依舊不會去專門買一台電腦,因為這個對於生活來說不是必需品,哪怕有錢,也是先買彩電冰箱手機VCD這樣的生活用品。所以國內的個人電腦目前還是很少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