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老周也琢磨過,其實梁一飛吊人胃口,也是一種討價還價、自我營銷的手段,很管用。
這滋味,輪到你老白來嘗嘗了。
果然白建國立刻就被這顆甩出來的小胡蘿卜吸引了,順杆就問:“什麼點子,您請說!”
梁一飛點了點杯子口的位置,說:“在這裡,加一個提手會不會好一點?”
提手?
白建國劉敏麵麵相覷,什麼玩意?
梁一飛也是忽然想起來的,這塑料杯子和後世的杯子有什麼不同之處!
居然沒提手!
後來的塑料杯為了方便攜帶,在杯子口都有一個能提的塑料環,可是眼前這三個杯子,光溜溜,居然連這個最基本的‘配置’都沒有。
小點的杯子也就罷了,一隻手能攥住,大號和中號的兩個,灌滿了水,讓人家怎麼拿?雙手抱著?
那也太費事了!
如果是熱水,還燙手。
這個案例,在原是空點子大王,張陽的自傳裡,出現過!
當時梁一飛還覺得挺搞笑,沒想到事實就發生在眼前,原來幾十年前,有些塑料杯子真的是連提手都沒有!
這樣的市場,當真是到處都是商機!
梁一飛比劃了兩下,一貓腰,把自己回力球鞋上的鞋帶子給解下來一根,在瓶口饒了幾圈,然後用拎起來,讓白建國他們明白了提手到底是什麼個東西,怎麼加。
這不難理解,一點就通。
真彆說,就多了這麼個小東西,杯子方便多了,要是出門,一根手指頭就跟拎著,還可以掛在自行車籠頭上,裡麵裝著開水也不怕燙。
白建國愣了半天,啪得一下,一拍大腿,又喜又惱:“這怎麼話說的!”
喜的原因自然不必說,惱,主要是惱火,懊惱。
就這麼個小東西,廠子做了十幾年的杯子,怎麼我們自己就沒想出來呢?
你說它複雜不?有什麼技術含量不?..
沒啊,一點都沒。
白建國甚至覺得,可能之前有職工就想到過,可是從來沒人主動去提這個事。
周萬新、白建國,都特彆理解為什麼。
以前就算想到了,人家也不願意惹這個麻煩:
做好了,沒獎勵,還背後被人笑話愛出風頭,得罪人;
做不好吧,又要背責任。
久而久之,誰都不願意操這個閒心,當這個出頭鳥。
市場部的劉敏是幫著白建國拾遺補缺的,他還算比較冷靜,心想加提手這點子好是好,可光靠這一個點子,怕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於是笑道:“小梁同誌,這個點子很好,我們回去就改進,您看還有什麼其他的辦法,再給我們指導指導?”
這一次,梁一飛真沒有新辦法了。
他的腦子再活,再有後世的經驗,也不是講隨時隨地都能冒出來一個能挽救廠子的金點子。
“那要不我們先這樣。”白建國從黑色公文包裡拿出一個牛皮信封,遞給梁一飛,說:“小梁同誌,這裡麵是一千塊錢,你先收著,就當是定金了。點子你慢慢想,我和老劉這次是去皖省開會路過,明天就要走,大概一個禮拜後回杭城。我們電話聯係,或者寫信都可以。還是那句話,你放心,隻要有好點子,我們不吝重金!”
這話的意思就很明白了,後麵有好點子,才有重獎,要就這一個‘提手’,那不好意思,也就這一千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