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改進,是杯子的印刷。
外地遊客對杭城不了解,就算是看地圖也未必能找到旅遊線路。
完全可以把杭城幾個主要著名景點的公交路線圖印在大杯子上!
而小杯子呢,可以印刷單個景點的本身介紹。
劉敏下意識的就想拍大腿!
講的太對了!
杭城是個大城,城市大,交通複雜,有名的景點也特彆多,連本地人都不敢說一定都能認識路,何況外地人?
看第二個改進的時候,劉敏的血刷一下就衝到了腦門上!
梁一飛建議,把幾個杯子組成‘一套’,比如一套七個,大杯子是七個景點的公交路線圖,中小杯子,分彆是這幾個景點的介紹。
將來還可以拓展。
不一定是景點嘛。
比如‘西湖美食三絕’,‘杭城酒店集錦’等等等等……
印刷一定要精美!
這麼一來,杯子就不是杯子了!
是什麼?!
就像策劃案裡說的,‘它即有導航、裝水的雙重實用價值,又具備了紀念、送禮、收集價值,而且由於材料便宜,價格也不會太貴,適合普通遊客’。
杯子也還是杯子,同時也是地圖、紀念品、收藏品!
這還隻是第一步!
看到這裡,劉敏徹底沒話說了。
這絕對不是什麼小聰明!
就算是小聰明吧,也是那種一般人根本趕不上的‘小聰明’。
一般人趕不上,想不到的小聰明,那是什麼?
那不就是大智慧嘛!
最後,梁一飛還提到了具體的市場銷售手段。
先不要去跑大商場、本地企業,生產出一批來,讓銷售員、單位職工,就去各大景點、汽車站、火車站,和當地的小店、小賣部進行聯係,甚至可以‘先貨’;
再不濟,可以自己人去擺地攤。
隻要證明這法子有效,遊客有需求,那就能大批生產,到時候再和大商場洽談,即有底氣,也能掌握主動權。
最後呢,宣傳方麵,塑料杯廠召集記者,梁一飛可以出麵,再幫著搞一場相關的‘新聞發布會’,做一番演講,一鼓作氣,把塑料杯廠的聲譽推到頂點。
。
他腦子裡正想著呢,就聽白建國的聲音問:“怎麼樣啊,老劉?”
一抬頭,白建國臉上的紅已經退了不少,正笑嗬嗬得看著他。
劉敏深深的噓了一口氣:“廠長,幸虧咱們來了這一趟,真撿到寶了!還是您高瞻遠矚!”
……
……
這一次的‘點子’,見效非常快。
也就半個月時間,塑料杯廠再次聯係上了梁一飛。
他們按照策劃,‘研發’了一套‘杭城五景套杯’,派人去景點銷售,一下子就火了,幾個景點幾乎是天天上午到貨,不到中午就賣光。
在火車站、汽車站的銷售稍微差點,但也是供不應求。
甚至已經有旅遊景點附近的商場,主動上門,要求訂購。
甚至有幾個小景區的負責人,找了白建國,商量能不能由景區出點錢,把他們的景點也印在杯子上。
總之,雖然一切都才開始,短短時間,也談不上賺太多錢,可是一切梁一飛的策劃案已經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市場的一切反應,也正如梁一飛所料。
未來的前途,是可以預見的。
塑料杯廠黨委討論後,決定獎勵四萬塊錢!
白建國親自打電話找梁一飛,準備乘熱打鐵,邀請他下周就去杭城進行宣傳,邀請媒體當眾獎勵。
電話裡,白建國語氣激動,聲音都能穿過電話把梁一飛耳朵震得發麻,梁一飛倒是沒什麼太意外。
這年頭,經濟發展太快,人們見識有限,市場策劃根本跟不上,稍微有點新意的東西,很快就能見成效。
他還是在琢磨著補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