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出幺蛾子了?!(2 / 2)

“同時嘛,第一步,是做好自我定位,到底我們的客戶群,是哪部分人……”

梁一飛正說著呢,從側門一溜小跑進來個年輕人,彎下腰經過第一排,到中間的陳副區長麵前,咬耳朵說了些什麼。

陳副區長聽他說話,臉色漸漸變得不太好看,眉頭皺了起來。

等年親人說完了,陳副區長一抬頭,目光落在台上的梁一飛身上。

“小梁同誌。”

陳副區長拿過話筒,說:“很抱歉打斷一下,現在呢,有這麼一個事,挺棘手的,正好你這個點子大王在,你看能不能給我們區政府出一個點子!”

全場的記者們一下子興奮了起來。

剛才梁一飛在台上講了這麼一大堆,理論是有了,之前案例也有了,現在更好,又來一次現場臨時‘考察’。

靈不靈靠嘴說沒用,動真格的!

梁一飛在台上還是保持微笑,心裡卻罵了句娘。

他媽的,難道老子最近太順,要出幺蛾子了。

還真當我是點子大王啊,你一個區領導都棘手,我一時半會怎麼搞?

儘管心裡一陣罵娘,嘴上還是說‘您請說’。

罵賊老天行,罵區委副區長那可不行。

事情是這樣的。

區裡有一條老街,不算長,但很繁華,這兩年杭城發展特彆快,為了城市整體規劃,要拆遷改建。

整條街住了一百多戶居民,區裡準備了一批商品房給予補償,差不多是一家一套,另外還有五十萬補償款,拉平均一家也有五千塊錢的樣子。

按理說條件是很好的:老平房換成樓房,麵積隻大不小,還有不菲的補償。

但是居民不乾!

因為安置的地方遠了點,都快到西溪了,那邊現在還是半開發狀態。

等於是從市區,一下子搞到了近郊。

要說地圖上的距離,其實還好,兩地也就距離七公裡左右,可是當地居民都是騎自行車上下班的,這多出來七公裡,一天來回,就是多十幾公裡,得多花兩小時。

居民們的要求是,補償款可以不變,但是安置地點,必須在原來位置附近。

區裡就犯難了,如果在中心區域買商品房,一套要貴出小兩萬塊錢,一百多套,就要多兩百多萬!

撥下來的總費用這麼多,哪來這個錢?

幾次協調,把補償款加到了70萬,一家差不多七千,還是不行。

居民還提出了一個辦法:這條街的住戶,大多集中在三個廠,要是把這三個廠都遷移到安置地點,那也行。

顯然更不靠譜。

就今天上午開會的這當口,居委會的同誌挨家去做工作,不知道是不是有話說重了,和當地幾個年輕人鬨了矛盾,連派出所都出動了。

事關重大,一層層報到了區分局,又報到了分管‘城市開發、工商管理’這一塊的陳副區長這裡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