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雪球的效應一旦積累起來,後麵一發不可收拾,第一版印刷的五千本教材短時間之內銷售一空。
聯大出版社主動找上門來,準備再加印兩萬冊。
這一次,梁一飛都沒出麵,由顧文明以校長的身份和對方談合作,談判過程十分輕鬆,梁一飛提出的幾個條件對方幾乎都一口答應,隻不過加了一個條件:銷量超過三萬冊,多餘的部分才能用:7開方式分成。
第一目標順利完成,在短時間內占領濱海市場;第二目標基本完成,雖然加了三萬冊後分成的條件,但是算起來,無非就是讓利幾千塊錢而已,相對於未來的巨大市場潛力,不值一提。
“那鄭副主編,酒店訂好了,我把合同送到梁老板辦公室鎖好,咱們就一起過去。”顧文明笑著說。
“好好好。”鄭副主編點點頭,然後奇怪的問:“顧校長,你們梁老板今天怎麼沒來啊?上次他跟我談分成的時候,還很重視嘛。”
“鄭副主編,誤會了,梁老板沒有不重視的意思,他今天臨時有事耽擱了,要出趟門。”顧文明說。
“哦,那行,我等你。”鄭副主編道。
“好,您稍等,我五分鐘就回來。”
顧文明拿著合同匆匆的離開,一轉身進了隔壁梁一飛的辦公室,拿出鑰匙打開櫃子門,把合同擺在櫃子裡,又重新上了鎖。
臨出門之前,路過梁一飛的辦公桌,隻見辦公桌上攤開放著一份昨天的金陵日報。
顧文明有些奇怪,說金陵城距離濱海不算遠,可畢竟不是一個城市,在濱海市想買份金陵日報可不是容易的事。
但是從開年之後,梁一飛就專門找人每天去買一份金陵日報來看。
報紙上有政策、有商機,可金陵城發生的事,跟濱海、新時代的生意有什麼關係?
要講大城市,還不如看首都、滬市、特區幾個地方的,看金陵日報乾嘛?
這個老板,動不動就出人意料,顧文明也猜不透他。
就比如今天,簽合同這麼大的事,他卻跑到監獄去看望獄友,說什麼一個月就一次探監日。
至於嘛?看望獄友,非要趕在這個月,下個月就不行了?
……
……
就在顧文明和鄭副總編簽合同的時候,一輛醬色的菲亞特出租車,停在濱海市市郊白湖監獄的大門口,梁一飛正背著一個巨大的蛇皮袋,從出租車上下來,然後從窗口遞了一百塊錢給司機:“師傅,您在這裡等我一會,我探個人。”
一百塊錢,夠司機跑一整天了,司機點點頭:“你去,我就在這。”
“好咧。”
背著包,走向不遠處的監獄門衛室大門。
再次回到白湖農場,梁一飛的感受和一年前不太一樣。
十米黑牆上還是那個八個白色大字‘積極改造,重新做人’,一年前臨走的時候,是對他的拷問,而此時看,更像是對他這半年來成績的鼓勵。
今天來看望的這個人,正是吳三手提到過的‘誠哥’,他口中的阿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