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入滬小分隊【求訂閱】(2 / 2)

“至於賺錢不賺錢嘛,這個……”梁一飛笑了笑,“張哥,你還記得王自衛不?”

道明誠吳三手和大小蘇,不認識王自衛,可張德元是知道的。

“哦,對了對了,他去年就是……發了!上次你不是說跑到滬市交易所去混了嗎?”張德元說。

“對,這次我們去,就是靠他牽橋搭線。”梁一飛點點頭,笑道:“至於股票賺不賺錢,沒百分之百的。不過吳哥你放心,真賠了,你這一萬塊,我來給。”

“那哪行呢!”吳德元趕緊擺擺手,不好意思得笑了。

“特區去年股市聽說挺火的,我在牢裡看過報紙,說發了一個什麼表,普通老百姓也能買股票。”道明誠淡淡的來了一句。

91年,11家上市公司在特區麵向公眾,發行300萬張股票認購申請表,然後抽簽,中簽者可以憑表購買兩千股股票。

發售之初,大多數老百姓依舊處於猶豫階段,幾十年的計劃經濟下來,老百姓隻相信國家銀行,讓他們把家裡僅有的幾百幾千塊錢拿出來,投進資本主義市場,不啻於一場思想戰爭。

好在特區曆來領風氣之先,再加上此時國內已經有一批先富起來的人,這些人膽子大、後台硬、消息靈通,這三百萬張認購表在經曆了一開始的無人問津之後,很快也就銷售完成。

緊跟著深市大漲,不少中簽的人大賺特賺了一筆。

王自衛就是通過梁一飛給的五千塊錢‘罰款’賺到了第一桶金。

不過,在這種暴富的機會裡,總會存在一些陰暗的角落,之後發生了一些風波,導致一批人倒了黴,緊跟著深市又經曆了連續九個月的下跌,不少抱著股票等著賺更多的人,血本無歸。

中國,這個農耕民族的老百姓,幾千年來,最大的信仰隻有兩個字:穩定。

這一係列股市在政策上的波動、經濟模式上的陌生不安全,暴露出的操作中可能存在的種種問題,恰恰導致了這是最不穩定的領域。

雖然91年的認購表賣得還不錯,但依舊沒有掀起大範圍的股票熱,老百姓還是處於觀望狀態。

直到92年,也就是今年年初,滬市公開發行了207萬張股票認購證。

30元一張,每個人可以購買十張。

借著南巡講話的勁風,這207萬張認購卷短時間內銷售一空,3月2號第一次抽簽的中簽率高達10.3%,然後滬市開始持續上揚,股票市場在滬市和南方徹底火爆了起來。

對於股市這種東西,梁一飛向來是抱有很大的警惕。

不光是一些不可描述的東西。

更因為它的獲利模式,如果說什麼海絡因是普通人的毒品,那麼股市、金融遊戲,就是商人的毒品。

一旦習慣了這種暴利模式,那麼連梁一飛自己都不敢肯定,自己能抵受得住誘惑。

越甜蜜的誘惑,往往越有毒。

上輩子在商學院看過一份資料表,90年代初20個最著名的操盤手當中,十年後成功上岸的,隻有一個,而且還是移民國外;

90年代初,股市上的風雲人物,20年之後,無論是轉型成為體製內一員,還是繼續搏殺於金融市場,大多都沒有什麼好下場,當年從股市裡獲利的頂級富豪,數十年後,大多也都泯然於眾人,極少數雖然也擁有普通人看來無比羨慕的財富,但是無論在金錢還是影響力,都遠遠不能和企業家相提並論。

數字遊戲建立起來的財富,比沙灘上的城堡更加不可靠,至少在梁一飛目前的根基而言是這樣的,習慣了走捷徑的人,很快會失去踏實前行的勇氣很能力,也許能走到半山,但基本不可能達到終點。

人間正道,必經滄桑。

還有個原因,梁一飛本人對股市,尤其是90年代初期的股市,熟悉程度有限,隻知道一些重要事件和大概情況,要問他說92年哪些股票漲了,哪些跌了,股票人夠真到底能炒到多少錢之類的具體問題,他也吃不準。

吃不準,就不能瞎搞。

這次算是個巧合,正好缺錢,又趕上滬市即將第二次抽簽這一波最賺錢的機會;

手頭的錢有限,恰恰成了一個優勢:50萬,即便全部投下去,也不至於引起太大的關注招來不可抵抗的麻煩。

梁一飛準備撈一把就果斷離場。

錢這種東西太可怕,能把好人逼瘋,朋友反目,為了安全起見,梁一飛先聯係了在滬交所混得王自衛,然後又精心挑選了人手:道明誠、吳三手、兩個平時不對付的保安、還有警察身份的張德元,組成了這支特殊的隊伍,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這支隊伍都不可能集體起來造反,自己才是核心紐帶。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