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幾個姐妹心中感動,陳九妹癟嘴:“四哥還天天說他是最好的哥哥呢,這事兒都沒放在心上。”
……
下午,陳二郎回府的時候,被叫到了前院。
“城西的鮑仲仁?伯母打聽這個人做什麼?”陳青峰記下了名字。
盛夫人笑道:“你三弟和五弟惦記著姐妹,給她們找了個老師。”
“三弟和五弟?”陳青峰神色微變,又很快收斂,“侄兒一定仔細打聽。”
但不管怎麼打聽,他得到的答案都是端方有禮,心裡便有懷疑,也不能把對兄弟的揣測之詞說出來,回稟完後又道:“有鄰裡稱讚他非泛泛之輩:因為他妻子每餐必定舉案齊眉。”
舉案齊眉?!盛如意臉上的笑意漸淡:“你先去拜訪一下,問他願不願意為女子開蒙。”
終究是願意當西席的學者太少了。
第二日,早上請安後,陳青峰留在了兄弟後麵回稟了詳細情況:“鮑書生說有教無類,他願意為妹妹們啟蒙。”
盛夫人也鬆了一口氣:願意為女子開蒙,說明還沒那麼陳腐,找了這麼久的先生終於有著落了。
旁邊的陳家姐妹更是興奮難言,商華高興的同時卻隱隱有些不安:二哥的表情裡似乎有些擔憂?
很快,她又壓下了這種不安感,跟著母親繼續學習《倉頡篇》,即便夫子要來了,也可以提前多預習一些。
第三日,盛夫人就在女兒、侄女們請安的時候笑道:“先生已經給你們找好了,明日巳時過來。”
這下子,幾個女孩都緊張了起來。
“母親,拜師禮有什麼講究?”商華偎在她身邊問道。
盛夫人頓了一下:“他說女子和男子不同,不用行拜師大禮。”
因為請了蒙師,讀書的院子就不能再在商華的小院了。
陳家特意把靠近後院的一個小院騰空安排好坐席、案幾、筆墨紙硯和刻刀,姐妹幾個都興奮地參與布置了。
為了讓先生呆得舒服、她們特地加厚了坐席,並吩咐了膳房準備豐富的茶點。
第二天,眾人期盼的先生準時到達了。
商華她們紛紛行禮,鮑仲仁皺眉點頭,讓眾人入座。
他翻了一下案幾上的竹簡,直接道:“這些都是你們該學的,我們今天講《詩經》。”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