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南迦巴瓦,無疑要比貢布日神山難爬的多了。
貢布日神山海拔隻有4472米,而南迦巴瓦峰則有7782米。
而且南迦巴瓦被成為“直刺天空的長矛”也不是亂叫的。其南峰所在的雅江大峽穀地區,地質的構造十分的複雜,板塊構造運動強烈。造成南峰地區山壁聳立、地震、雪崩不斷,攀登難度極大。
這使得南迦巴瓦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成為了未被人類登上的,最高的一座“處女峰”。
直到1992年,華夏和日國的聯合登山隊,經過數次的嘗試和不懈的努力後,才最終成功登頂。
但這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次登頂成功的記錄。
而且攀登南迦巴瓦的死亡率也極高,成功登頂回來的才二十幾個人,而登頂過程中遇難的人數,卻有將近40個!
由此可見,要攀登南迦巴瓦,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陳垣他們預計,這也許需要大好幾天,甚至一兩個禮拜的時間才能完成。
考察組自然需要一個更加穩定和牢固的營地,這個格噶村,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因此,王儒涵帶著考察組其餘的車輛和人員來到格噶村內後,也立刻開始組織大家下車幫忙。
他們不僅要對格噶村進行全麵的消毒和清理,也要在格噶村內布置安防力量,更要對村子進行加固。
城牆和哨塔什麼的,都是要的。
另外也要清理村子周邊的障礙物。
於是他們拆掉了村子外圍,靠村子的中心地帶比較遠的十幾棟房子,用這些材料對村子裡房屋比較集中的地區進行加固。
同時還派人去周邊伐木、搬運石料和清理雜草。
一時間,整個格噶村以及其周邊,立刻就熱鬨了起來。
許多人都在熱火朝天的忙活著。
不過聯軍方麵也不是所有人都在忙著建營地。
秦城和王儒涵兩人,在營地這邊的事情,都安排好之後,便各自帶著一些人離開了。
他們要去周邊的幸存者聚居地,尋找當地的幸存者,打聽一些和南迦巴瓦、“最初之地”有關的消息。
而陳垣則留在營地裡組織營地的修造工作。
***********
聯軍的官兵們,強化水平普遍都很高。連那些科研專家,強化後身體也比過去好多了,一個個身強力壯的,簡直就像是人形機器,工作效率極為驚人。
因為,隻用了一天的時間,聯軍考察組在格噶村的營地就修建好了。
反正等到秦城和王儒涵他們回到營地時,格噶村已經徹底大變樣了。兩支隊伍雖然分頭行動,但回來的時候卻剛巧遇到了一起。
格噶村的四周已經被一圈木石結構,大約兩層樓高(7米左右),厚1.5米的城牆給包圍了起來。
城牆的頂部建有木質的平台,寬大約3米,人員可在上麵自由行走、站崗和戰鬥。
城牆上,每隔十幾、二十米,還有一座高大約12米左右的哨塔,布置有狙擊手和瞭望員。
也是他們最先發現了外出回來的秦城他們,於是早早的就通知陳垣他們。
陳垣等人便立刻趕到新建成的城門口這裡迎接秦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