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貴子(科舉)》全本免費閱讀
看到大哥回家的魏平安,心中有期盼,也有一些著急,他特意在外麵等大哥回家,終於等到了大哥回來。
於是他急衝衝地跑過去。
緊緊捏住魏平春的衣角,眉頭緊蹙,有些興奮又似有憂愁地小心翼翼開口。
“大哥,可不可以借用一下你的木料房,幫我做一個東西,就這一個月,一個月就好了。”
說著,魏平安手上晃動著魏平春的衣角,眼神中滿是懇求。
魏平春有些意外。
往常三弟回來哪次不都是高高興興的,怎麼這次反倒有些憂慮,也不在第一時間問他家中發生的趣事,反而問起木料房說要做東西。
不過,這還是第一次三弟對他提要求。
於是他爽朗一笑道,伸手摸住魏平安的頭:“咦,三弟想要做些什麼?竹蜻蜓還是小風車?其他的玩具也行,我琢磨一下,今晚就給我們三弟做出來。”
魏平安聽著這話有些汗顏。
嗯……大哥……
這個玩具可能有些大。
但魏平安當然不可能這麼說,他悄悄揉了下臉,然後裝作一臉激動的樣子,說道:“那太好了,大哥!”
“大哥,說起來你可能不信,前些時日我又碰到了陳道長,也就是當初教我的陳道長。”
“和他交談時我無意提到我們魏家村正在種苧麻,打算用來入藥和製布,當時陳道長就感慨現在的製布工藝太繁瑣,然後提到他曾經在一本古書上曾看到過一種新織布機,飛梭織布機,織布很快。”
“大哥,我想做的便是這飛梭織布機。”
魏平安想做紡紗機、織布機,這也是他內心深處一直以來的想法。
自當初和阿爺上山采藥看到那地裡新種的大片桑麻棉,他便產生了一個念頭——既然朝廷大肆推行勸桑令,還立下那麼嚴重的懲罰,又特地讓當差的去監督,那何不加以利用起來。
所謂因勢利導,因地製宜。
勸桑令,勸桑令,難道朝廷要的隻是《孟子》中“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的願景?
那又何必加上不種桑麻棉就罰絹、麻、棉布的規定。
依靠前世知識高屋建瓴,魏平安猜測,朝廷推行勸桑令的主要目的不是桑,也不是單純隻讓百姓安居樂業,如果隻是這一點,朝廷不會強製推行。
朝廷要的是絲綢布料!
要的是錢!
紡織。
魏平安當時心中驀然升起兩個字。
雖然不知道朝廷要這麼多布料做什麼,但魏平安還是想到了紡織業的大有可為。
於是在去年的時候,魏平安在阿爺魏六三麵前提了一嘴,桑樹木棉樹成長太慢,短時間內沒有收益,按他們這邊的條件來看,不如一年三收的苧麻,可以入藥也可以製布。
後來魏家村在商量後種植的藥材果然變成苧麻、續斷和川芎。
之後他又假托是書中看到的內容,將古法製麻布的方法說給阿爺聽,讓阿爺借太叔公之口傳授出去,讓魏家村的人都了解製布的流程。
而這都是為了之後能發展紡織做鋪墊。
隻是魏平安手中古法製布的方法太麻煩,魏平安曾在資料庫中搜找過相關資料,也沒有搜到簡易的方法,於是他便轉了一個方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魏平安想到的則是改進紡織機。
紡織機,其中紡即紡紗機,織即織布機,這是兩種不同的機器。
他第一時間想到了就是前世曆史中所學的珍妮紡紗機,但大型紡織機魏平安知道憑借他和他大哥兩人暫時是做不到的,於是他打算從織機上的一點入手。
——梭子。
梭子是織布機上牽引緯線的工具,在織布時需要來回穿梭,將緯線引入與經線交織,才能成布。
魏平安曾看過魏家村裡的人去縣上買回來的織機,包括他們家在有多餘的銀錢後也買了一台織機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