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第25章(2 / 2)

他們就邁出製作飛梭織布機的第一步了!

正當魏平安兩人為辛苦勞動得到的麻皮高興時,千裡之外的魏六三已經帶著三個兒子和二孫子登上從慶山府回雲陽府的船。

寧江之上。

倚靠在貨船的護舷欄杆旁,看著陣陣江風肆意吹過,將船頭的“葉”字旗高高揚起,魏平夏終究是沉不住氣,臉上欣喜之色顯露於外。

“阿爺,前幾日談成的那份貨契,可算是解決了整個村子未來幾年賣藥材的問題!”魏平夏溫聲說道。

隻要一想到前些時日談好的貨契,語氣中也難免帶著一絲激動。

“對啊,幸虧當時村子按平安所說的種植川芎、續斷,如今又遇到葉掌櫃,一口氣簽下之後五年村子的藥材。”魏元孟也慨歎道。

這一年多來,他們每隔幾月便外出闖蕩去賣藥材。

桐鄉縣的周邊幾縣,他們去年都跑遍過,並不缺大量藥材,早已不是他們奔波的主要地方。

於是今年便順著雲江進入寧江,沿寧江直接跑到臨近的嶽寧、順和、慶山三府,結果正好在慶山府遇到據說是專門將寧北藥材運到河西、河東地區的葉掌櫃。

而葉掌櫃大量收購的藥材中,就有川芎和續斷。

“就是不知道葉掌櫃背後是怎樣的人物,這貨船在寧江上一路無阻,津口的那些當差的甚至都不查憑由!”魏元仲也感慨道,結果瞬間被魏六三瞥了一眼。

“就知道瞎打聽,不知道我們在誰船上?”

這兩年魏六三長期與人打交道,漸漸地長年累月在地裡忙活的腰也挺直了,身上也多了兩分氣勢,惹得魏元仲瞬間閉口。

他們此行回來,還是借的葉掌櫃的光,坐的葉掌櫃商會裡的貨船。

“等回去後,一定要多買點兒吃的用的,對了,平安、平江應該也休假了吧,老二老三,你們倆等到府城後去文齋裡買些紙墨書本。”魏六三歎息說道。

好些時日不見乖巧的三孫子和討打的四孫子,還怪想念的。

“還要買兩頭驢,以後從村裡去縣上就不會太麻煩。”魏平夏溫聲一笑說道。

相較於魏平春而言,魏平夏從他娘身上更學到穩重和細心,這也是魏六三帶著二孫子出來的一方麵原因。

“確實是。”魏六三點頭記下買驢的事,然後又重複了之前的話,“待到府城後,除了之前提到的東西,記得還要多買兩頭驢。”

沒想到三兄弟齊聲一笑,“放心吧,爹,除了驢,其他東西早就都準備好了。”

他們上船前,早已經在慶山府城裡逛過一圈,準備了好些東西帶上船,打算帶回給家裡。

而兩個讀書的小輩,也自然沒有忘記。

魏元仲更是悄悄揣摩著手中祥雲樣式的銀簪,心頭也是抹了蜜一樣高興。

“也不知還有多久才到雲陽府城。”

“快了,船已經駛入雲江,等經過鴛鴦口,就到雲陽府城了。”

……

時間如弦上箭,一飛甚遠。

木料房中。

一大一小的兩人直接坐在木頭的刨花中,小心翼翼地觀察著麵前被打磨得無比光滑的梭體和木梭。

兩人雙眼處都是一大片青黑,好似熬了幾天幾夜都沒休息過的樣子。

“成了嗎大哥?”魏平安緊張地問道。

魏平春嘗試往下一拉牽引繩,“綁”的一聲木梭被梭杆從梭體一邊彈到另一邊,憑借著堪稱光滑至極的打磨,兩者之間沒有多大摩擦力,很是迅速。

當然如果使用鐵製或銅製的木梭重量更大,速度也會更快。

但魏平安也沒有辦法,大興朝有禁鐵令,他們隻能繼續使用木梭。

在又多嘗試幾次後,大哥魏平春興奮地說道,“在換上更有韌性的麻繩,重新更改梭杆矩度,又把梭體、木梭打磨後……”

“第四版的飛梭終於成了。”

“等過一會兒上麻線試試,隻要不出現之前那樣布上織線分布不均的情況,應該就是成功了。”

“那太好了!”

魏平安瞬間感覺到一陣解脫,連日來繪圖紙、算效率、打磨木頭的手此刻都像麵泥兒一樣,整個人也直接癱軟在地上。

天可憐見!

這世道終於是變天了。

魏平安最近這段時日,除卻必定的習字課和晚上入夢後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