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1-3582步履維艱(求月票)(2 / 2)

官仙 陳風笑 9859 字 2個月前

然而非常不幸的是,趙鄉長和蔣書記,目前正被這樣的細節所困擾,兩條以上,五條以下的娃娃魚,農戶想養殖它,得是十比一的比例。

也就是說,誰想養兩條娃娃魚,起碼要投資兩萬,總不能有人說,我要養一條娃娃魚,我投資了五千,你把魚苗給我——這個漏洞不能有,真的拿區政府的愛心當兒戲了?

更彆說這幫專家們,對五條以下娃娃魚的專門養殖方案。也不是很熱心——你懂的。

所以濁水鄉的兩個領導很苦惱,一家就得出好幾萬,鄉裡真的沒這麼多的富戶,當然,濁水鄉接近兩萬人,一次能拿出五萬的家庭,肯定也超過五十戶了,但是他們不可能都對娃娃魚養殖感興趣。更彆說有人想養娃娃魚。還沒地兒呢。

而更遺憾的是,這並不是痛苦的終結,專家們視察了周圍一圈之後。還是李瑜表態了,“這片地不錯,地形地貌能這麼保持下去的話。很合適養殖娃娃魚,很清淨也水質合格。”

“不過我有個建議,一年生的娃娃魚賣不起價錢去,最少兩年甚至三年,或者四年,越大的娃娃魚越值錢,而越大的娃娃魚,它越容易適應生長環境,好養……當然。超過五年的,我就建議你彆養了,投入產出不成比例不說,萬一死了太劃不來了。”

“你到底想說什麼呢?”陳太忠問得很不客氣,開什麼玩笑,一百多畝地呢,建設安保都是錢。幸虧是在山坡上,征地用不了多少,都由濁水鄉負擔了。

“我是說,你一期工程就是兩千條的池子,滿打滿算。擠上兩千四五百條,明年的魚苗你打算怎麼處理?”李瑜冷冷地發問。“打算兩年出魚的話,二期工程你得抓緊了……總不能五千條全散養吧?”

“我今年就打算養一千條,明年再養一千條,”陳區長輕描淡寫地回答,然後又輕歎一口氣,“多給農民點機會,難道不可以嗎?”

“啪”地一聲輕響,趙印盒想也不想,抬手狠狠地一拍自己的額頭,我艸,合著今年要散養的,是兩千條娃娃魚苗——這鄉裡的壓力,大得沒邊兒了。

“趙印盒你這動作,是要表示個什麼意思?”陳區長冷冷地發問了——這貨的動作,真的太大了,他想要假裝看不見都不可能。

“擔子……真的有點重,”趙鄉長呲牙苦笑,厚厚的瓶子底眼鏡,扭曲了他的真實眼神,他含含糊糊地回答,“我們真的很想都留在濁水。”

“你這是做夢,”李瑜說話,真的是一點都不客氣,他也是五比一政策的支持者,“散養兩千條的話,你鄉裡起碼要貸給農戶一千多萬,你就不可能有這麼多錢。”

刺完趙鄉長,他又扭頭刺陳區長,“其實負責地講,我們項目組一直都不讚成你搞這個散養,時機不成熟,積累一定經驗之後,再搞散養比較合適,你這是拍腦瓜決定。”

“你一個搞研究的,根本不知道農民的脫貧有多麼強烈,”陳區長被他說得惱了,他伸出一根手指晃一晃,“你永遠不要低估……農民的主觀能動性,他們缺的隻是一個機會。”

“你也許覺得,他們有點愚昧,但是真這麼想的話,那愚昧的是你,”陳太忠很不屑地笑一笑,“隻要你們給我足夠的技術支持,我敢保證,北崇的散養一定合格……不就是養魚嗎?能難到什麼地方去?”

“其實農民的主要障礙,還是在先期的培訓和投資上,”徐瑞麟終於插話了,說句實話,他雖然是分管農林水的,卻也覺得陳區長的步子邁得大了一點,有點勉強了。

陳太忠何嘗不知道,自己有點勉強了?指望連養魚都未必會的農民去養娃娃魚,真的是操切了,他現在最穩妥的做法,是集中精力,抓一些大項目,北崇的經濟能得到更好地發展,農民們自然能享受到發展的成果,他不該把心思放在這種瑣碎的小事上。

但是他心裡卻非常明白,這個事情他不能不抓,因為那些發展的成果對農民們而言,都是假的,他們享受不到貼身的利益——區裡發展了,就能給農民們發錢了?

那麼做的不是沒有,但那是村委會,不是區政府。

陳太忠一向認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這件事情雖然在北崇最近的項目裡,不算是什麼大事,卻是他相當重視的事——哪怕此事的繁瑣程度,甚至超出了自備電廠。

兩者相較,是很不對稱的投入產出比,電廠的阻力大,但是關鍵的阻力就是那麼幾個,一一對付不難解決,娃娃魚散養的阻力小。可真的是太繁瑣了——大家都知道,哪怕吃力無所謂,吃力不討好就沒意思了。

這種局麵下,不是勇於任事的人,會做出理智的取舍,但是陳太忠還就一門心思走到黑了,原因很簡單:區裡的發展,未必能讓農戶受多少益。

關鍵是。要充分激發農戶們的主觀能動性。這個問題不解決,永遠是授人以魚。

“培訓的問題,有李專家他們解決。”麵對徐區長的好意,陳區長不動聲色地點點頭,“至於說錢的問題……我來解決好了。”

眾人交換一個眼光。終於是無語,這是勸不進去了,眼看著年輕的區長拿著電話走到一邊,禿頂不以為然地搖搖頭,“這個錢……還真不好掙。”

其他人則是一臉的平靜,他們聽得出來,專家是感慨要把很多心思用在培訓上了,不過這跟他們關係不大,他們頭疼的是區長的一意孤行。會帶來太多的繁瑣小事。

陳區長打電話的速度不慢,說了幾句之後,他掛了電話之後,麵無表情地走了回來。

趙印盒卻是最為關心這錢的事,他小心觀察一下,發現領導臉上也沒有什麼不悅的表情,隔了一陣。他忍不住出聲發問,“區長,找到貸款了?”

“哪有那麼容易?總要談過才知道,”陳區長微微一笑,心裡卻是有一絲惱怒。這銀行還真是挑肥揀瘦。

他是給市工行的蘇曼妮打電話,蘇行長聽說是對農村的小額信貸。興趣登時就小了一些,她表示說,這種貸款主要是走農行,或者信用社,不過呢……工行也不是不能談,咱們還是見麵說吧。

但是對陳區長來說,這個態度就很沒意思了,他想的是我給你個機會,你要是能抓住了,以後有什麼好事兒,我也能照顧你,但是你現在跟我這麼說話,那就是你自己不珍惜了。

不過錢的問題,對他來說並不是什麼大事,所以他就將這份悻悻壓到了心裡,而是說起了執行的問題,這裡麵還有太多的細節要敲定。

所以等隋彪回來的時候,區政府也是剛剛敲定了養殖中心的位置,還沒來得及動工,然後接下來就是此起彼伏的學習兩會精神了。

陳區長還是在文山會海中抽出時間跑鄉鎮,這天他去視察了兩家大棚養殖戶的成績,又謝絕了對方的留飯,不過再回來的時候,就是晚上六點半了。

天已經逐漸地長了,六點半也才是擦擦黑,他和王媛媛走到門口,就發現門口停著一輛越野車,走到近前一看,居然還是奔馳——外地的牌子。

這是個什麼人?陳太忠側頭看一眼,也懶得理會,正要擦身而過,前麵跑過來一個人,呲著大黃牙發話,“區長您可算回來了……陸海來的王總找您。”

“嗯,”陳太忠淡淡地看他一眼,“有什麼事,白天辦公室談,你先安排王總去吃飯。”

“陳區長,久仰了,”一個中等身材的男人跟著走了過來,不過肚子是不小,他笑眯眯地發話,“冒昧上門打擾,還請多多原諒。”

“王總你好,”陳太忠衝他微微一點頭,也不看他伸來的手,“有什麼事情,你先跟李主任說,對我來說,現在已經下班了,不是工作時間。”

陳區長其實挺煩彆人登門說事,區長也是人,也要有休息時間,不過平常來的都是下屬或者熟人,而他又是一個人住,也沒辦法說什麼。

眼見一個素不相識的家夥——可能有點錢,居然要進自己的住所說事,我跟你有那麼熟嗎?更彆說還是李紅星引來的。

不過他倆前腳進,李主任後腳就跟了進來,追在領導屁股後麵彙報,“區長,王總是來投資的,他想見您一麵了解情況……”

“明天早上辦公室見,”陳太忠很隨意地一擺手,“出去的時候,把門帶上……”

(第二十一名,馬上要掉到第二十二了,召喚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