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9-3620見麵會(求保底月票)(2 / 2)

官仙 陳風笑 9749 字 2個月前

人才的流失,一直是北崇的捶心之痛,從走出去的開國將軍,到熟練工人再到以後的大學生、經商者,大家一開始都認為,走出去的人都是佼佼者。是北崇的驕傲。

都是佼佼者。這個沒錯,但是近年來大家逐漸意識到,走出去的人再是北崇的驕傲。跟北崇也什麼太大的關係——出去的就出去了,不會再回來了。

北崇因他們而驕傲,但有的也僅僅隻是驕傲。驕傲過後,北崇落後依舊。

林桓對此有著清醒的認知,北崇的落後不僅僅是偏遠、交通不暢,更是因為沒有人才,所以他對區裡最近搞的大學生返鄉創業,是雙手支持的。

反正林主席要退了,也不怕得罪人,在北崇又人脈充足,真敢直接劍指陳正奎——三十多歲的小毛孩子。

“老林你這……”這一刻。陳太忠真的感動了,林桓最近是幫自家人爭取了點工程,但那也是他“不頂用”了以後。才幡然醒悟了。本質上講,林主席是性情中人。

想到老林這麼大歲數了。還漏夜趕來支持,他心裡真的暖洋洋的:哥們兒做的實事兒,終究是有人能看到,能認可。

他心裡感激,臉上卻沒有表現,隻是乾笑一聲,“承認老了,你發揮餘熱就行了,扛雷什麼之類的苦活兒,有我們年輕人呢。”

隨著學生們的陸續趕到,能坐六百人的會議室裡,坐了怎麼也有四百多人,很多學生都是和家長一起來的,這四百多人裡,有三百多都是家長,正經是沒有幾個學生。

有意思的是,裡麵不少家長,居然就認識林桓,也有人認識隋彪和陳文選,不過那就是個彆的了,大家紛紛湊過來打招呼,旁人一聽心裡就有數了——招聘的這幫人,還真是如假包換的北崇官員。

九點鐘的時候,見麵會開始,先是隋彪講話,他沒有太多的說教,就說這是北崇區委區政府聯合舉辦的招聘,是第一屆大學生返鄉創業,所以說我們很榮幸,在座的學生們呢,你們也很幸運,有了這麼一個機會,上一屆大學生我們是不認的。

隋書記甚至打了一個俏皮的比方,“這個招聘,以後每年都要搞,就像黃埔軍校一樣,將來你們也就是元老了,而且黃埔軍校裡,第一期走出來的人才最多。”

要不說能當了區委書記的,也真沒幾個簡單的,隋書記的發言就很有煽動性,然後陳區長又簡單地表個態,說區政府這邊會全力以赴地支持

接下來,就是區黨委組織部長霍興旺介紹招聘的條件和待遇,條件和待遇,其實門口就有大致介紹,不過來的人都是要了解詳細情況的,所以霍部長講話的時候,整個會議室鴉雀無聲,更有人在本子上刷刷地寫著什麼。

霍部長準備得也很充分,他將區裡的政策和需求,一點一點地掰開了、揉碎了講解,甚至有些環節還舉出了具體的例子。

比如說,家在閃金的同學想要創業,大規模地承包荒山種植苧麻,就是個不錯的選擇,苧麻全身都是寶啊,葉子可以搞畜牧業,莖杆可以賣給苧麻廠,根部還能入藥——甚至你養牲口以後,牲口的糞便還能賣給那些種蘑菇的農戶。

當然,還有項目,是需要大學生們自己挖掘的,針對你們所選的項目,區委和區政府也會幫忙做出鑒定,評判風險——總之是力所能及地給你們支持。

這些講完,他又講考核標準,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個半小時,才結束了講話,“……三年過後,你要是覺得進體製還不如乾企業,那我們也隻能歎口氣,發下去的基本工資白投資了。”

“哈,”霍部長最後的玩笑話,惹得現場一片笑聲。

接下來就是領導和學生的互動,大家紛紛舉手提問,問題也是五花八門,問什麼的都有,不過好在這麼多人,一個問題解答了,也就省下相同的了。

很多人糾纏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不能給往屆生一個機會,事實上今天過半數的人,都是往屆生——在社會上闖蕩了一兩年,理想和現實碰撞之後,才明白進體製是最好的選擇。

有些人更是說,我們不要求進體製,也願意回家鄉發展,但就是沒錢,北崇的創業扶持貸款,為什麼我們不能爭取?

這個問題。北崇有官方回答。但是解釋再多,依舊有人鑽牛角尖,到最後還是隋彪笑眯眯地回答。“既然製定了製度,就要保證公平,你們要是真的想為建設家鄉出力。可以去考研究生……研究生讀完了,可不就又是應屆的了?”

問了一陣之後,有個孤身一人的家長舉手發問,“政策我們了解得差不多了,確實是好事,但是我想問一句,怎麼保障推行?你們連彩頁介紹都沒有,感覺這個承諾比較空。”

陳太忠和隋彪交換一個眼神,隋書記揚一下下巴。你來說吧。

陳區長出聲回答,“這個彩頁沒有辦法印,這個涉及到乾部體製的改革。是非常敏感的。隻能做不能說,會場外的簡介。你們想拍可以拍下來,但是我們不會向社會散發書麵材料,其實我們這麼小心謹慎……本身就是一種承諾。”

“哦,”大家一聽,心裡就又多了幾分好奇,不過這個年輕的區長說得也有道理,現在的體製是如此地難進,有個途徑,誰敢隨便嚷嚷?

接下來還有一些彆的問題,比如說創業設計的創意,存在被盜用的可能——現在的見麵會,並不是見了麵就能簽聘用合同,還要學生針對北崇的現狀,做出創業的方案設計。

能在北崇因地製宜,合情合理發展的設計,才能得到認可,這就像是招聘的公司要進行考試一樣,答案及格才能過關,所以有人擔心,學生交上去的創業設計會被抄襲。

反正接下來,就是一些細碎的內容,沒有人注意到,今天來的人中,居然有人既不是學生也不是學生家長——北崇人舉辦類似活動的經驗,還是少了一點。

見麵會是中午十二點結束,在學生們的強烈要求下,拖到了十二點半才散場,一個三十出頭的中年男子走出會場之後,摸出手機打電話,“王社長,會議結束了,非常感謝你的通知。”

“怎麼樣,有料嗎?”王社長在電話那邊笑著發問。

“不虛此行,”中年男子笑著回答,“他們準備得很充分,考慮得也算周全,具備很強的可操作性……可以寫一篇詳儘的內參。”

“現在寫,是不是有點為時過早?”王社長聽得有點遲疑,“還是等一等吧?”

“這一等就得到三年後了,那時候才會有初步結果,”中年男子笑著回答,“他們在摸著石頭過河,我可以跟蹤旁觀報道,也可以報道發現的問題。”

“那由你決定了,彆說是我通知的你就行,”王社長笑著掛了電話。

陳太忠等人真不知道,北崇的活動居然被人隱秘地盯上了,大家坐在一起吃飯,林桓還勸他,“吃完飯跟我一起回北崇吧,隋書記在這裡盯著就行了。”

下午還是見麵會,不過主要就是互動了,上午北崇的黨政一把手同時出場,下午就沒那個必要了,霍興旺和陳文選在場就足夠。

當然,林主席如此建議,還是擔心陳正奎無事生非,畢竟這裡是朝田,算是陳正奎半個主場,丫挺的又是陽州的市長,北崇人在這裡占不到半點便宜。

“我倒是歡迎他找我麻煩,”陳太忠不以為然地哼一聲,他隻要一口咬定,陳正奎試圖推翻黨委決議,就不怕官場上的正麵打壓。

當然,陳市長會強調,他隻是想要北崇完善手續,在市政府報備一下——這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了,反正黨委通過的決議,也沒必要專程再向市裡報備一趟。

事實上,陳太忠是怕萬一陳市長出現,隋書記未必有膽子跟對方硬扛,他就要在這裡硬挺著,隻不過這話,不好當著隋彪的麵說。

“那這樣吧,咱們下午去農貿市場轉一轉,”林主席退而求其次,“咱們的大棚種植也有眉目了,正好借這個機會,看一看市場需求……”

(第十四名,離第十三也很近,大聲召喚保底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