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的教育專家也說:“從這個片段中可以看出,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時的情緒管理和教育方法至關重要。”
“吼叫式的輔導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讓孩子產生恐懼和抵觸心理,影響學習積極性和親子關係。”
“家長們應該多一些耐心和理解,采用鼓勵式、引導式的教育方法,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節目組的人看了也覺得好笑,就把片段發到網上,網上也是炸開了鍋。
網友們紛紛留言發表自己的看法。“哈哈哈,果然天下父母輔導孩子作業時都一個樣,太真實了。”
網友調侃:“專家還是專家,說了話一點沒用,現實裡家長該吼還是吼,根本一點都忍不住。”
“專家講得頭頭是道,可是真正實踐起來哪有那麼容易,輔導作業時的火氣一上頭,啥方法都拋到九霄雲外了”
“專家的理論很美好,可看看團子家這情況,理論根本落不了地,真是紙上談兵”
“說是要耐心和理解,可是每天工作那麼累,回家看到孩子作業一塌糊塗,怎麼可能淡定得了,專家的話聽聽就行”
不過,也有一些理性的網友發言:“話也不能這麼說,專家給的方向是對的,隻是改變需要時間和過程,家長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完美”
“雖然現在看起來專家的建議沒被馬上采納,但說不定能給團子爸媽這樣的家長一些啟發,慢慢改變呢”
“專家的話還是有參考價值的,隻是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需要家長不斷摸索和調整,大家多給點時間和空間吧”
畫麵轉回團子家,團子媽媽沈萊眼睛一轉,她說:“咱把團子送到她姥爺那裡,讓爸輔導吧。”
嚴旭愣了一下,問道:“送到爸那裡?這能行嗎,會不會給老人家添太多麻煩了。”
沈萊擺擺手:“哎呀,我爸以前也是老師,教育孩子肯定有一套,說不定能把團子這學習習慣給糾正過來,而且姥爺疼外孫女,說不定團子在那學習還更有動力呢。”
團子一聽,立馬就樂意了,嘟囔著:“我要去姥爺家,姥爺肯定不會那麼凶。”
嚴旭還是有些猶豫:“可是突然把孩子送過去,咱爸那邊一點準備都沒有,要不先打個電話商量商量?”
沈萊一邊拿起手機撥號,一邊說:“行,那我先問問爸的意見。”
電話接通後,沈萊把事情跟父親說了一遍,電話那頭的姥爺哈哈一笑:“沒問題,把團子送過來吧,我倒要看看這小丫頭的作業有多難教。”
掛了電話,沈萊得意地對嚴旭說:“看吧,爸同意了,待會就把團子送過去。”
吃完晚飯,嚴旭立馬就把團子送到了姥爺家。
和團子姥爺說:“爸,團子就麻煩您照顧輔導一下,我過幾天來接她。”
姥爺說:“行,團子交給我,你和沈萊就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