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風吹到了三月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皇家、朝臣、百姓,無一例外。
京城又繁華了些,湧入了許多來自外地的高官與富商巨賈,同時也有不少外國人出現。
得益於大清日報的常常宣傳與科普,百姓們早已習慣了看那些洋人麵孔,便是多關注些,也不過是本著一顆“我倒要看看他們洋人幾個鼻子幾張嘴”的心理。
害怕是沒有的,抵觸是沒有的,但賺錢是有的。
京城裡的百姓有言,這些外國人,個頂個的人傻錢多。
但這話他們隻在私底下說,可不敢直接說到洋人麵前去,萬一對方聽得懂,那豈不是要少了賺錢的機會?
百姓們隻是讀書不多,又不是傻子,自然不會自討苦吃。
除此以外,對皇家而言更高興的事情,莫過於是遠嫁蒙古的幾位公主,以及正經掌管蒙古的旭郡王恪靖幾姐妹一同回京的消息了。
彼時聽說車駕已經抵達京郊,康熙帝整個人都驚了。
他是知道幾個閨女兒要回來的,隻是沒有想到她們速度會那麼快而已。
但驚歸驚,他還是很快就差使了幾個兒子出京去接人的。
正好榮憲也回來了,康熙直接安排了胤祉和胤禵出宮去接,又有恪靖一道,那便多差遣了一個胤禟跟著過去。
三兄弟一起出京接人,場麵一度吸引了京城百姓們的注意。
連帶著那些外國人都跟著注視起來,不過也沒注視多久就是了,因為胤祉三人嗖的一下就過去了,速度飛快,完全不給人好好看看的機會。
京郊處,車駕停著休整,姐妹幾人正閒散地坐在石頭上,望著這許多年不見的景色微微出神。
此番歸京,她們是奔著給汗阿瑪賀壽來的。
雖說不是大壽,但她們家汗阿瑪傳信說有大事要發生,那作為女兒的,自然要過來參與一下了。
正好也多年沒有回京城看看了,她們也想家人了。
已經嫁人的純禧、榮憲和端靜三人,是帶了額駙一同歸京的,不過她們算是輕車簡從,快馬加鞭趕路的,而額駙一行人身後跟了太多壽禮,速度便要慢一些。
不過也慢不了多少,頂多過個四五天,就能抵達京城了,定不會錯過她們汗阿瑪的壽辰的。
恪靖站在樹頂,長發簡單束起,幾縷發絲隨風飄揚,並不影響她的視線。她遙遙望著遠處,耳尖微動,朝底下的姐姐妹妹揚聲喊道:“三哥他們來接我們了。”
雖然有些距離,但習武多年的恪靖眼力極好,一看到那駕馬的身影,她便認出了來人分彆是誰。
一躍從樹上下來,恪靖拍拍手上看不見的塵土,朝榮憲笑道:“二姐,三哥和十四弟都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