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消除廠裡的影響,何雨柱買了一盒手牌“蛤蜊油”給劉嵐賠罪。
劉嵐看在他誠心的份上,原諒了他這一次,她利用休息的時間,在各個後廚開始宣傳,還鼓動幫廚的女工一起宣傳,傻柱這事是有人造謠。
兩個版本的消息互相碰撞,慢慢的人們開始動搖,就連傳播的人都開始不自信了,找人打聽也得不到準確的答案,許大茂本人都在回避這個問題。
時間是最好的橡皮擦,很多不光彩的事情,都會隨著時間慢慢的變淡,直至消失。
秋去冬來北京城還是那樣的繁華熱鬨,四合院裡的鄰居們依然忙碌著,每天算計著過自己的日子,供應量也在慢慢恢複。
大饑荒的影響在逐漸消退,但是票據卻更深入人心了,已經發展到萬物都要票,就連廁所裡的糞便都得要票,不是你想拉走就能拉走的。
人們口中的大饑荒都是在說60年到62年,這是城裡人按照供應糧的時間來算的,其實大饑荒在59年就開始了,它先是從農村開始蔓延的。
據作者能查到的資料顯示,62年的糧食產量並沒有高過59年,但饑荒就這麼過去了,當然這也與我國61年,從國際市場進口了500萬噸糧食有關。
61年5月關於糧食緊張的問題,城市重於農村這一個特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確定的方案是,從城市壓縮人口下鄉,你從哪裡來就回哪裡去。
總的一個方向,還是為了恢複農業生產,確定了未來三年裡,不再從農村壓榨勞動力。
其中堅決精簡機構,壓縮城鎮人口,精減職工人數,減少糧食供應,這是克服困難調整工作的重要環節。
精兵必先簡政,黨政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首先要做的就是裁並,要拆廟子搬菩薩。
從61年6月份中國開始了,為期三年的調整,精簡職工和減少城鎮人口的工作。
61年到63年,全國共精簡職工1940萬人,城鎮人口減少2600多萬,吃商品糧的人口減少2800多萬。
這個政策對於四合院裡的影響不大,但是對個彆人還是有影響的,就像他。
因為今天是休息日,院裡的人基本上都在,所有人都站在中院兩旁看著,這位不到三十歲的男人,背著鋪蓋拎著行李,一步三回頭的往外走。
他最不舍得的就是顧小芸,但是人家壓根就沒出來送他。
臉色最難看的要數易中海了,他的計劃才剛有點眉目,最重要的棋子就這麼走了,但是他還沒辦法,誰讓李長河本身就是農民工轉的城市戶口。
大夥一直尾隨他走出大門口,看著他的身影消失在了胡同裡,這才都散了各忙各的。
並不是大家跟他的關係有多好,隻不過是確定一下他是否真的走了,院裡很多人都盼著有人能搬走。
當然大部分人都是來看熱鬨的,因為住進這個院裡的,很少有人能搬走,這就是個稀奇事。
像李長河一樣的人,這條巷子裡還有不少,但是人家都是拖家帶口的,唯獨他是孤零零的一個人。
自從李長河走了以後,院裡很多人都盯上了空出來的那間屋子,這可是二十平的主房。
還有很多家庭,是一家子擠在十幾平的屋子裡,可想而知這間屋子有多吸引人。
對此劉大壯是沒有想法的,按照現在的分房標準,他家的房子都有點超標。
但是他的房子都是合理合規的,除了前院西耳房,那個不在他的名下,那是人家文慧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