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鏡中花水中月(7k)(2 / 2)

楊長抵不住楊德的堅持,應下請求又看向盧氏,問道:“儉弟有什麼打算?他歲數小不能當兵,是跟著叔嬸學種地打獵,還是另外學一門傍身手藝?”

“他爹,你看”

盧氏看向楊德拿主意,楊德手捧飯碗不假思索道:“先跟著我們種地,其餘事大一點再說吧,反正一輩子都出不去”

“五叔不必悲觀,宋公明一心想報國求招安,姑且在梁山忍耐幾年,早晚還你們良民身份。”

聽了楊長安慰之語,楊德麵不改色自言自語,“若是當良民沒有活路,我寧願待在梁山種地。”

普通人要求很低,但凡能夠吃上飯,很少選擇落草為寇。

楊德普通、善良又正直,從他口裡能說出這樣的話來,說明對朝廷已不報希望。

“一筆寫不出兩個楊字,以後有小侄一口吃的,就會有你們一口吃的,決計不會再為生計煩惱”

楊長留下這句豪言話,便帶著扈三娘轉身離去。

從楊德遭遇和變化來看,趙宋王朝已經失去民心,以後若真遇上靖康劇變,有多少百姓會給金人帶路?

就像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為洋大人引路的普通百姓,他們難道是天生的漢奸?

又如《茶館》中那句經典台詞:我愛我的國啊,可是誰來愛我呢?

楊長身處於水滸世界,他知道劇情終點為‘宋公明神聚蓼兒窪,徽宗帝夢遊梁山泊’,然而後麵是否出現靖康很難預料。

更為致命的是,楊長穿越到此三年有餘,無法把古代的紀年法,與公元紀年法轉換對應。

他曾在陽穀、鄆城兩縣當差,對所謂政和某年沒有具體概念,除非朝廷馬上改年號為靖康,他就知道北宋末日到了。

楊長回去途中默然不語,扈三娘想起他與楊德的對話,忍了半天才開口詢問:“官人,對於五叔一家,你到底怎麼打算?”

“能怎麼打算?五叔這個人好強且犟,肯定不願去打家劫舍,要種地就讓他好好種,手裡有點事做也挺好”

“奴家不是這意思,我看五叔對朝廷心灰意冷,如果將來朝廷真下旨招安,屆時又讓五叔一家回鄉為民?亦或者帶在身邊儘孝?”

“嗯?”

楊長突然停下腳步,舉目全是灰蒙蒙色彩。

此時還沒完全入夜,處在日落月未出的間隙,天上隻有長庚孤星閃耀,就好像地上仰望它的人,獨自置身在黑暗裡。

“舉目一片混沌,何必過早確定未來之事?眼下我們就如長庚星,微弱的光照人不亮,還是先壯大自己,隻有自己越發強大,選擇麵才越發寬廣”

“奴家聽不太懂.不知官人要如何壯大?”

“嗬嗬.”

扈三娘的問話,聽得楊長笑出了聲,心說哥們有撿屍命格才敢豪言,普通人活著就很不容易了。

他伸手攬住女人肩膀,一本正經說道:“這些不需娘子考慮,那都是你男人該做的,總之等著享福就是。”

“可奴家想幫官人,不想官人太辛苦”

“沒問題,等會陪我出汗。”

“出汗?”

扈三娘聽得愣住,好半天才想起男人在撥撩,旋即小粉拳錘了過去。

楊長從征旬月歸家,夜裡自有魚水溫柔。

次日上午,楊長帶楊德在後山選地墾荒,扈三娘則陪盧氏家中說話。

楊長遠出未歸這段時間,楊德與家人都對扈三娘很疏遠。

他們擔心賊寇編故事想賺楊長,直到叔侄相認才變得釋然。

時值辰巳之交,楊德選了幾塊待墾土地,想趁著開春前就乾起來。

楊長農夫技能已到大師,對農事的經驗已超過楊德,但斟酌再三沒開口提建議。

他尋思犟人固執己見難勸,以及周邊土地不平不肥,不指望能種出高產作物。

楊德自給自足值得鼓勵,但楊長不會就此放任不管,還會明裡暗裡持續給予幫助。

叔侄倆正準備回去時,扈三娘突然帶著武鬆尋了去。

“二哥?你甫到梁山,以為你今天要忙.”

“沒什麼好忙的,我把手頭嘍囉都交了出去,便想著來你這邊看看,這位是你從叔.”

“草民叫楊德,之前與武都頭見過。”

“武鬆記得。”

楊德在梁山看到武鬆,就好像看到老朋友,打虎風采如泉噴湧在回憶裡,讓他覺得自己仍在陽穀。

楊長見楊德難得開懷,武鬆又是第一次來自己地盤,便讓扈三娘去吩咐營中火房,中午在帳中安排一場家宴。

家宴籌備期間,晁蓋突然派人來到後山,邀請楊長及楊德山頂吃酒。

由於晁蓋邀請楊長叔侄,後山就剩下扈三娘及楊德妻兒,這讓來做客的武鬆很尷尬,他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楊德以為楊長會停了家宴,結果他侄兒直接以家宴為由,推辭了梁山一把手的邀請。

看到傳信嘍囉悻悻而回,楊德和武鬆都想對楊長說教,可都礙於有人在場沒開口,結果家宴中途那嘍囉去而複還。

晁蓋非但沒因被拒而怒,反而讓楊長與武鬆中午先聚,把吃酒時間推辭到晚上,並邀約武鬆與楊長同往。

楊德聽了嘍囉傳信,突然覺得自己老了很多,感覺沒資格再教訓楊長。

簡單用了些酒菜,楊德就帶著妻兒告辭離去,把空間留給楊長與武鬆。

自己不過是一介農夫,侄兒成了梁山重要頭領,寨主晁蓋請吃酒都差點三顧,自己哪能對江湖草莽指指點點?

下午,楊長帶武鬆參觀營寨,之後兩人便一起登山上頂。

兩人行至半路,武鬆看到路旁有塊大青石,便手指青石提議暫作休息。

武鬆與楊長先後坐下,跟著喃喃說道:“我上梁山僅僅才一天,就發現晁天王對三郎特彆器重,他花大力氣尋到你叔父,又給後山添了不少兵馬,不知三郎作何打算?”

“二哥的意思.”

“你之前說梁山情況複雜,我當時還沒覺得有多大問題,但昨日接風宴上看得真切,晁天王與公明哥哥暗中較勁,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哥哥想問三郎支持誰?”

“這”沒想到武鬆問得如此直接,楊長沉吟片刻後蹙眉搖頭,言曰:“二哥慧眼如炬,公明哥哥後來居上,晁天王身為寨主卻掌握不了大局,自然不甘也不會坐以待斃,可是兩人待我都不錯,小弟還真不好說”

武鬆聽後也蹙起眉,捏著下巴繼續追問:“公明哥哥譽滿四海,天下豪傑慕名來投,才造就梁山如今局麵,綠林比的是拳頭和義氣,你認為晁天王能力挽狂瀾?”

“隻怕不易.”

“既然不易.”

看到楊長抿嘴搖頭,武鬆突然側身正麵對著他,語重心長勸道:“三郎素來聰慧,又為人義氣且善良,可彆輕易做了他人刀,二哥在陽穀與恩州時,就是受人恩惠義氣助拳,以至於後麵吃了大虧.”

“二哥放心,小弟不會”

“不會?”

想起快活林、鴛鴦樓等往事,武鬆情不自禁出言打斷楊長,正色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左右搖擺非好漢,最好提前表明態度,晁天王怎不去拉攏花榮?之前弟妹出嫁那件事,三郎與公明哥哥生隙,然後被人趁虛而入,你不可能看不出。”

“嗯。”楊長點頭不否認,跟著反問:“二哥勸我徹底倒向公明哥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