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PY交易?(2 / 2)

“卿還記得月初,耶律淳遣使至白溝(宋遼邊界),讓朕承認他是遼國新君?”

“自然記得,陛下讓臣以耶律延禧存活為由,讓守軍驅逐了遼使”

“嗯。”

趙佶點頭接下話腔,肅然說道:“兩國開戰必生靈塗炭,朕念在宋遼已有百年和平,實在不想重起乾戈,但前提是耶律淳願向宋稱臣,朕可以允許他裂土封王,燕地仍舊交由契丹人治理,此乃中策。”

“那下策”

“下策嘛若燕地百姓不慕宋,耶律淳也不願稱臣,剩下隻有武力一途,女真人如此厲害,朕擔心阿骨打也想坐收漁利,所以保住軍力很重要,卿此去要以大局為重!”

“臣定不負陛下厚望。”

“走吧,去校場。”

趙佶出於保存實力目的,隻想白嫖不想出力,給了童貫嚴重的戰略誤判,也給後麵戰敗埋下伏筆。

童貫出征第二天,宋江即率梁山兵馬啟程,於四月十六抵達東京,駐於新曹門外聽候旨意。

宿元景入宮請下聖旨,要求梁山選三五百兵馬,明日所有人戎裝披掛入城,讓京城百姓一窺風采,天子也要引百官至宣德樓觀看。

天子詔令,豈有不從?

宋江遂讓裴宣挑彪形大漢,隨同一百零七好漢入城受閱。

十七日清晨,梁山數百人擺成陣型,自新曹門入城一路向西,經過鬼市子、土市子、潘樓街、東角樓等街區,直至大內南麵宣德門止。

東京百姓得了消息,早早候在街道兩旁觀望,做買賣的小販隨處可見,就像觀看節日巡遊一般,觀看傳說中的梁山好漢。

楊長騎高頭白馬,身穿繡袍金甲,手持新打的鳳翅鎦金镋,與英姿颯爽的扈三娘並轡而行,在人群之中尤為惹眼。

當日宣德樓上,趙佶身邊除了朝中文武百官,幾位成年兒子也登樓觀看。

康王趙構本與旁人說笑,突然看到隊伍中騎白馬的楊長,旋即往前兩步伸長了脖子,心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原來你竟然是梁山頭領。

傳聞梁山好漢,皆應天上星宿,難怪武藝如此厲害。

也不知父皇會如何安置?我能不能要來當府上護衛?

康王很年輕,想法很天真。

不遠處的徽宗趙佶,也在宿元景的指認下,看到那未曾謀麵的駙馬。

他捋著胡須微微頷首,感歎趙福金眼光不錯,光這外形就碾壓蔡鞗許多。

檢閱完畢,趙佶下旨文德殿朝見,隨後即下樓回朝。

宋江等領著叩拜,隨後轉頭往東向左,至東華門準備入朝。

進入大內不能攜兵器,眾人要在門外脫去戎裝慣帶,換上禦賜的紅綠錦袍,裝扮得整整齊齊方能入朝。

當日辰牌十分,天子駕升文德殿。

一百零七人依次入朝,在大殿內站成一個小陣。

殿頭官讚拜,引舞起居禮。

宋江膝蓋一鬆,最先跪了下去,三呼萬歲時,聲音也最響亮。

楊長跪在其後第三排,看到黑三郎那一貫的翹臀,在人群中顯得尤為明顯,心說你都要撅到天上去了。

趙佶見宋江臉貼地上,虔誠模樣與餘者姿態迥異,能做梁山首位果有過人之處,但卑微太過令人反感,遂與眾英雄照班賜坐,後設禦宴款待眾人不表。

當天黃昏,太師府邸。

蔡絛(四子)推開書房門,蔡京正在宣紙上作書,近前一看是個單字‘賊’。

“回來了?情況怎麼樣?”

“三哥說官家龍顏大悅,欲對宋江等人授官加爵.”

“梁山與蔡家積怨頗深,豈能容他們得勢而起?有沒有說我的滅賊之策?”

“三哥說那是樞密院職責,他在禮部不便越俎代庖,建議孩兒去找大哥.”

蔡京聽到這裡,最後的點劃沒處理好,遂收了毛筆將宣紙團起,捏在手中蹙起眉。

“老大是個逆子,我看這老三也靠不住,去讓翟謙備好馬車,為父現在要出門。”

“父親,你.”

“自己人靠不住,唯有去找外人。”

“是。”

蔡京長子蔡攸深受趙佶寵幸,卻與蔡京權勢衝突而互相傾軋,漸至父子失和、反目為仇。

三子蔡翛剛授禮部尚書,做到這位置已沒了父子親情,他主動向受寵的蔡攸靠攏,不願在為遲暮的蔡京做事,故而隻能求助於外人。

童貫出兵北伐之前,曾在樞密院留了後手,蔡京卻擔心朝中清流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