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欲練此功,先學拔樹(7k)(1 / 2)

《我在水滸撿屍成聖》全本免費閱讀

魯智深隻圖廝殺爽利,哪會深究殺過的敵人有誰?當即搖晃著腦袋表示不知。

孫安見兩人都一臉懵態,便微笑著解釋田實死亡原因。

楊長聽後尷尬笑了笑,心說剛剛自己還在吐槽因果報應,卻沒想到自己也在因果中。

當初被帶到人肉作坊磨煉心性,弄得楊長連續幾天沒吃下飯。

那時他對武鬆奉行的江湖道義,第一次產生了情緒對抗與衝突,也為後麵喊出‘我心光明’做了鋪墊。

即便武鬆願與張青夫婦結交,也不妨礙楊長擁有自己的想法。

無論當時在十字坡,還是後來在梁山大聚義,他都與這兩人保持距離,武鬆知道楊長心思,便沒故意湊一起。

世道黑暗不是普通人的錯,但主動攀附成為黑暗的一部分,理由再冠冕堂皇也是騙自己,無非是在染血的刀上塗個顏色。

根據原著的故事線,梁山好漢要到征方臘才開始陣亡,張青夫婦最後也沒能善終。

楊長改變了發展軌跡,除了李逵招安前就死了,這兩夫婦也提前死在河北,是不是預示著劇情大變?

一百零八已去其三,凋零速度會加快?

正值思量間,魯智深誤以為楊長在‘自責’,遂拍著他肩膀出言安慰。

“你剛才說得對,因果循環,報應不爽,他二人做下許多惡孽,再說戰場上刀劍無眼,此時身隕也屬天意,咱無須覺得內疚”

“啊?我沒有。”

楊長尬笑擺手,他才不會有半點內疚,同時回應:“我是在想田彪凶狠,其餘被擒兄弟是不是.”

“對啊,其餘人呢?”魯智一副求知的表情。

“他們受了些皮肉苦,幸好公孫先生去得快,並在鬥法中戰勝喬兄,最終宋先鋒打破襄垣,孫新、顧大嫂配合救了人。”

孫安話剛落音,魯智深又趕著問話。

“田彪那廝抓到沒?”

“他看到喬兄鬥法失敗,丟下兵馬獨自逃回沁州,宋先鋒他們聞言甚是憤怒,所以才放棄原計劃到太穀彙合,直接提兵開赴銅鞮山廝殺,但派出關勝等人分兵繞後”

“沁州兵馬不少,田虎又占據地利,隻怕正麵不好突破。”楊長凝眉附和。

孫安深以為然,不住點頭:“重鎮襄垣失守,沁州東南門戶大開,宋先鋒若按原計劃北上,田虎必然出兵收複潞州,甚至南部的澤州都要得而複失,宋先鋒勢成騎虎隻能頂上,把田虎主力牽製在銅鞮山,為你們清除外圍提供支持。”

“難得。”

楊長這兩個字大有深意。

宋江自從坐了梁山主位,從來奉行有好事自己上,有困難就讓兄弟去幫著扛,這次主動吸引火力,算是為盧俊義打輔助。

但從另一個方麵考慮,盧俊義、關勝、花榮等人繞後,拔除田虎身上所有羽毛,也就沒有向外逃竄的可能,宋江還有擒田虎的先機。

楊長、孫安聊起戰略,魯智深搭不上話,兀自在旁嘟囔:“要說田虎這三兄弟,要本事沒多少本事,逃命功夫倒是在行,田彪如此,田豹也如此,或許田虎也一樣.”

“嗬嗬。”

楊長笑中帶著思考:“田豹北逃太原不好說,田虎、田彪此時被堵在沁州,隻要肯放棄富貴遁入深山,倒是有活命的機會,要是舍不得嘛.”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他們怎會舍棄富貴?估計會打光一兵一卒.”

孫安畢竟是田虎麾下大將,太了解田家三兄弟的習性,他們敢冒大不韙造反割據山河,就想到有被剿滅的一天。

可是被造反同行,而且是小勢力的梁山蕩平,隻怕田虎寧死也不願服輸。

楊長聽到孫安感歎,不由燦笑:“覺得朝廷不好而造反,就該不忘初心好好待治下百姓,但這些人利用流民稱王稱霸,然後就圈地自封為自己享受,這就是我看不起他們的地方.”

“先鋒是說田虎、王慶、方臘?他們的確與梁山行事很不同,不過自古造反不都這樣麼?誰會真心為了百姓而奮不顧身?即便不想過把當皇帝的癮,也是為了能享受幾年人間富貴,聖人做不了皇帝,皇帝也沒有聖人.”

孫安的話題很有深度,但卻有自己的曆史局限性。

而帶著未來記憶的楊長,腦海裡馬上跳出幾個近代人物。

“嗬嗬,未必”

“哦?將軍說說看?”

孫安倏然回頭,看著楊長滿臉好奇,正色說道:“便是強盛如漢唐,也沒哪個皇帝.自稱聖人可不算.”

“現在可能沒有,以後一定會有的,但像田虎這樣的人,造反也是折騰百姓”

“將軍倒是樂觀”

“喂。”魯智深捅了捅孫安肩膀,打斷他思緒大大咧咧說道:“你看楊兄像不像聖人?平陽百姓都在拍手稱好。”

“嘶”

孫安倒吸一口涼氣,驀地把頭狂點,“大師說得好啊,將軍行事不愛擾民,平陽的百姓交口稱讚,若是你代替田虎”

“你們都打住!”

楊長雙目圓睜,苦著臉奪下話腔,蹙眉問道:“咋編排到我頭上了?我下令不準擾民,是因為不懂治理,怎麼還誇上了?”

“可百姓不會說謊,都說你與田彪天上地下,也比之前的宋官也要好”

“好了,到此為止吧。”

楊長再次打斷孫安,擔心把這話題繼續下去,夜裡就有人給自己披衣服,有修道成仙的康莊大道,就失去了稱王稱霸的野心。

捏著下巴沉思片刻,他才語重心長說道:“其實這就像兩人相處,咱們倆屬於剛認識不久,所以看到的都是大家的優點,接觸久了就會看到缺點,說不定還會拌嘴爭吵”

“是這樣麼?”

“是這樣。”

孫安竟沒說過楊長,而魯智深根本沒開口。

楊長雖沒宋江有煽動力,但他的觀點細想很有深度,魯智深與他相處有幾年,倒是沒發現什麼缺點。

離開了‘商業吹捧’,楊長與孫安的話題,更多集中在戰爭上。

太原治所陽曲是一座堅城,城內有數萬百姓以及充足的糧草,若田豹全力守城會陷入苦戰,強攻不但會消耗糧草與兵力,戰爭時間也會被無限延長。

楊長不想在太原久耗,便打算故技重施用炮火掩護,心說隻要能成功奪下一座城門,後麵的事就會變得輕鬆。

八月十三,中秋前夕。

盧俊義率主力先到陽曲,安營紮寨之後就派出秦明、楊誌等人搦戰。

奈何田豹在汾州被打出陰影,強硬叮囑守將張雄隻據城堅守,打算把敵人耗得糧儘而退。

第二天上午,楊長與李俊等水軍頭領同時抵達,聯袂到盧俊義大帳商議對策。

朱武為眾人介紹完情況,正想建議楊長以炮彈破局,混江龍李俊搶先站了出來。

隻見他信誓旦旦,抱拳獻計曰:“這幾日下了幾場大雨,汾水水位已有明顯上漲,不如在上遊圍堰蓄水,然後掘開智伯渠灌城,竊以為勝過十萬雄兵。”

“圍堰掘渠用水攻,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但就這幾日的雨量,怕不夠灌城之用.”

朱武一邊回應李俊,一邊故意看向楊長。

他很希望這廝主動站出來,但楊長與李俊關係不錯,怎好去搶對方的功勞?心說隻要早點破敵就行。

李俊見朱武提出疑問,又不慌不忙拿出新對策,手指喬道清補充道:“喬先生能呼風喚雨,倘能作法下幾天暴雨,還怕不夠水灌城池?”

“這個.你看”

眾人齊刷刷看將過去,喬道清無法決斷便尋公孫勝問計,他的確精通水係法術,卻擔心繼續隨意用法術傷人,對以後拜師羅真人有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