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劍在我手,何寄他人?(6k)(2 / 2)

“平北兵馬本不多,而且騎兵尤為的少,從威勝調兵來不及,這機會怕是”

趙福金來威勝久了,多少聽了風言風語,隻是不信楊長會反。

楊長趕到洪洞縣時,解潛已率前軍抵達陽涼南關,後續隻剩運補給的數千人。

左手倒右手,也不算太虧,總比被金人奪去好。

翰離不出兵燕京之際,劉韐已率兵入井過平定,由種師中的老路線救太原。

朱仝亮出三根手指,肅然回答道:“三天可至南關,那邊有現成的糧草,輜重可以走水路。”

“你不是做得很好麼?”

楊長頷首肯定,並鄭重追問:“正所謂兵貴神速,駐紮平北各地的兵馬,完成集結需要多久?”

九月二十五,大軍至關北休整,宣讚又有新情報。

“大師醉了。”

解潛率殘部逃至臨汾,逢楊長迎接新到的折彥質。

北關守將宣讚,頷首對曰:“哨探剛傳回的消息。”

金軍騎兵多且精,哨探也比宋軍明顯優勢,但楊長有夜視能力。

“突合速僅用萬餘人,就能擋住姚古十萬軍,而現在解潛才三萬人,就能給他打跑了?

“末將也不知道,情報就是這樣,介休也已經奪回。”

或許是宋軍接連兵敗,魯智深此時心情鬱悶,沒飲幾杯就拍桌子嚷嚷:“什麼狗屁名將,成群結隊去送人頭,之前還有臉喝灑家敬酒,我呸.”

“公主不用為他開脫,我剛才就已經說清楚,問題源頭是太祖的製度,為了杜絕武將擁兵自重,故意設置掣肘的製度,在和平時代是很有作用,但現在麵臨的卻是國戰,聽說金國皇帝根本不管前線,兩位元帥可調動一切資源,兩相對比,高下立判。”

“就拿姚、種兩位將軍舉例,大宋朝的將領一旦敗績,朝中言官立刻彈劾問罪,從而把戰敗將軍逼上絕路,正所謂‘言官無罪,將軍不赦’,當初宋江能在梁山成事,不也是招攬了大量降將?他們迫不得已隻能落草;

“楊郎真要反宋?”

經過詢問後軍,才知解潛趁秋初天氣好,日夜催促大軍趲行路,沒時間與本地官員接洽,遑論做出擾民之舉。

楊長伸手止住眾人,掃視一圈正色說道:“不能一股腦都去,這樣,就朱兄、魯大師及阮氏三雄隨軍,其餘人全部留守平北。”

“這隻是一方麵,說到底還是伱口中的祖製問題,為夫因為不聽從朝廷調遣,所以無往而不利。”

兩位元帥商議了一個月,終於各取所需達成一致。

趙福金想了想,鄭重說道:“楊郎抵抗外敵有功,且此時金軍威脅仍在,皇兄應該不會”

正如楊長預判的那樣,演了一出葫蘆娃救爺爺。

當宣布完一係列‘無情’決定,堂下眾人露出不同的表情。

劉韐抽空真定兵馬,總兵力並不到三萬,而且他那一路因行軍最快,孤軍被婁室調重兵擊潰。

朱仝、蕭讓是楊長任命的州官,楊長擔心這兩人應付不了解潛,便點了五百騎兵往平定迎接,同行隻有魯智深一人。

“哦”

而在楊長手裡碰壁的粘罕,也於東路金軍撤回燕京不久,秘密離開太原主動前往燕地。

當然,趙福金出身趙氏皇族,見過大場麵性格沉穩。

“公主與駙馬亂政,曆史上不沒有發生,不過這還是次要的”

“金軍泰山壓頂,楊郎若能推開這片天,取而代之又何妨?”

“我要造趙家反?公主難道不怨麼?”

“一城一地,小戰而已,現在是宋金國戰,金軍打到都城去了。”

許是匹普通馬的緣故,楊長趕到陽涼南關沒追上,到了北關依舊沒見到人。

即便如此,劉韐在出兵太原時,也帶走了真定多半兵馬,但他此次總結經驗教訓,備足了相關物資。

三鎮守將已抗旨不遵,此刻更不會主動獻城。

九月下旬,隨著西線宋軍全數敗回,欽宗‘孤注一擲’大戲落下帷幕。

“按說金軍接連作戰,正值將士們疲憊之際,此時我若出兵汾州,或許能出其不意.”

“不滿就忍,到了我們的地盤,是龍都得盤著。”

後在撤軍途中,劉韐得知自家水晶爆了(真定失守),又聽說粘罕、翰離不都在河北,遂不敢原路返回。

魯智深激動得一掌拍碎桌案,但出手之後酒就已經醒了,他難為情撓著後腦勺,看著楊長笑嗬嗬道:“既然是好機會,那就馬上出兵啊。”

魯智深一把掀開劉唐,望著楊長搖頭晃腦繼續嘟囔:“楊兄弟,金狗如此囂張,咱啥時候出手?灑家渾身力氣沒處使,難受!”

“乾脆直接反他娘的。”

“嗬嗬。”楊長被趙福金逗樂了,笑嗬嗬反問:“你知道我兵少,為何能常常得勝,而其餘將軍兵多,卻屢屢受挫?”

五座城保持戰時戒備,對過境友軍不犒勞也不準入城。

“要是起了衝突.”

理由是年初遭金軍襲擊,州內各縣此時元氣大傷,無力承擔相關接待工作,也不能為各軍提供民夫。

動靜鬨這麼大,後堂不會不察。

不就是趙匡胤欺負孤兒寡母?

解潛是西路來得最快的,幾乎是劉韐在過境平定軍(州)時,他也同步在過境平北軍(州)。

好在有他坐鎮平北,讓這幾路兵馬都沒敢滋擾百姓,沿途城鎮也沒受影響。

正因為趙匡胤得國不正,才種下了重文輕武、優待士紳的禍根。

解潛每收複一城,就要分兵去防守,等到四攻平遙時,兵馬隻剩下兩萬。

解潛是急急國王?

“你說什麼?解潛已拿下介休,正在往孝義進發?”

“楊郎笑什麼?聽說皇兄繼位之後,誅殺了不少奸臣貪官,說明他知道奸佞誤國.”

劉韐率殘部翻山越嶺至遼州,打算從遼州重新招募兵勇,然後取道威勝、潞州反攻真定,後遇‘姍姍來遲’的王淵部不表。

解潛對此戰很積極,他從陝西帶來三萬兵,在西路集結諸部中人數最多。

欽宗這次孤注一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