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媚珠(2 / 2)

新荊 AMNH680 3735 字 2024-07-09

新荊心中猛地一沉。

“聽起來很耳熟。像是我那天傍晚剛剛給你的東西。”蘇軾低聲道,“新中允,你到底在做什麼危險的事,並將我牢牢綁在你這條船上進退不能?”

“……不。”新荊沉默片刻,道,“這兩件事應該沒什麼關聯。”

如果說有關聯,那就是他在五丈河遇襲之後,賊人因內鬥而死;遼國使臣遇襲之後,遼人因內鬥或死或傷。

細想起來,第一次,他是主動和蘇軾建立了嶄新的關係,以蘇轍的前途為威脅,要求蘇軾為他提供幫助;第二次,他是主動和蔡京建立了嶄新的關係,以蔡京本人的前途和命運為威脅,要求蔡京忠誠地服務新黨和王雱等人。

相比其他人,這二位的命運確實因為特定事件而發生了明顯的轉變;但他想改變的人和事多了,事件和事件的相互疊加,不足以構成邏輯鏈條的閉環。

“希望新中允不是在做什麼特彆危險的事。”蘇軾看向院中,在那裡,蘇轍已經安排人將桌椅收拾停當,似乎是察覺到來自這邊的眼神,回頭朝兄長遙遙相望,以眼神致意。

蘇軾歎道,“雖然我覺得劉獵戶那故事很有趣,但我還不想你看到未來一天也被捆了四肢的模樣。”

“有沒有一種可能,”新荊忍不住又想發火,“我是個人,不是什麼狐狸。”

————

神宗此刻正在集英殿。他今晚上本該在拱垂殿處理政務,但同天節(神宗皇帝的生日)近在眼前,西上閣門使、樞密都承旨李評之前曾受命製定同天節新禮,李評給出的方案遭遇了禮部批評,於是在集英殿內草布,請神宗皇帝定奪。

閣門使相當於接待部的部長,但他讓神宗皇帝移駕集英殿這事做得有點唐突。有意思的是,現場沒有任何人表示反對意見,保持了高度的沉默。

——神宗皇帝本人並非自幼作為皇儲進行培養,他有相當一段時間是在宮外生活、長大。而這位李評,是神宗皇帝正是皇帝幼年的朋友和親戚。這人聰明伶俐,很懂得如何逗皇帝開心,而且他雖然擔任閣門使、樞密都承旨,平時做得最多的,卻是以個人名義監督皇城司工作,借助皇城司的耳目,在宮牆外搜集情報,並向皇帝本人彙報。

也正因為如此,他雖然得罪百官,落得“天資刻薄”“招權不忌”“多布耳目”罪名,但有皇帝保護,得以在閣門使位置上牢牢坐著,並不擔心會丟了前程。

他未來會跟王安石本人起激烈衝突,而王安石以“有我沒他、有他沒我”的態度向宋神宗本人抗議,甚至稱病辭職,終於讓神宗將李評出知保州,離開京城。——這是後話。至少目前階段,李評還在宮城內活躍著,並源源不斷地為皇帝本人帶來他打聽到的各種消息。

“權知開封府、翰林學士兼侍讀韓維,似乎是縱容了開封府的人乾擾國信所調查。”李評長著一張圓臉,臉上總是笑吟吟的,比實際年齡看起來更小,幾乎給人一種幼稚無害的觀感。他這趟打著草布同天節新禮的名義讓神宗移駕集英殿,也是覺得這兒更適合彙報一些瑣碎的事。“他像是很確定自己要去要職。”

神宗皇帝歎了口氣。事實上王安石本人確實推薦韓維擔任禦史中丞。呂公著已經離京,禦史中丞一職懸而未決已有數日,需要儘快確定。詔書已擬了數次,最後這個方案,仍不儘如人意,但需要先發下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