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巔。
山多石,少土。
四周景物朦朧得像籠罩著一層輕紗,影影綽綽,在飄渺的雲煙中忽遠忽近,若即若離。
子受走上了祭壇,箕子的建築水平怎麼樣,他也不知道,出於安全考慮,沒有帶近衛。
“殷商二十九代君,攜文武百官敬稟列祖列宗,佑我殷商萬民!”
接下來是匆忙卻又有秩序的儀式,標準的祭祖,隻不過更加盛大一些,群臣頭戴皮弁,插笏垂紳,助子受行禮,並進行祭祀。
想把祭祖變成封禪,很簡單,這個年代的人們又不知道封禪是什麼,當然是子受說什麼就是什麼。
封禪中的封,指的是在泰山之上築土為壇以祭祀上天,以報天之功,子受一改,不祭天,咱祭老祖宗,沒列祖列宗先賢的努力,人族能有今天?
偷梁換柱,剛好契合了祭祖。
這時候,大臣們都還沒發現異樣。
儀式結束,子受與群臣們拿著青銅鏟挖地。
這是他特意囑咐箕子加到祭祖之中的儀式,明麵上是為了埋下一方玉冊,以告列祖列宗。
說白了,就是講些悄悄話。
讓這些大多出身貴族的大臣們挖地,場麵像極了下鄉種樹的大領導,著實有些滑稽。
子受看不下去,帶著方相、方弼這些武將,三下五除二就把地給懇好,將自己親筆所寫的玉冊埋入其中。
然後填上。
昏君就要有昏君的樣子,玉冊上啥也沒寫,反正目的不是這個,隻是讓大臣們墾地,效仿百姓所為。
禪,指的是在泰山旁邊的梁父山祭祀地主,以報地之功,子受又改了,天都不敬我敬地?
禪變成了祭百姓,效仿對百姓而言最重要的農耕,沒有百姓,又何來社稷天下。
事畢,大家都以為結束了。
子受忽然振臂高呼:“孤自臨位,作製明法,以明人事,合同父子,聖智仁德,顯白道理.....”
總之,就是一通毫無實際內容的胡吹。
“封乃祭祀先祖,禪乃祭祀萬民,封禪已畢,王號不足以顯業,此後以朕自稱,行皇帝之事!”
“.....”
鴉雀無聲。
封禪?皇帝?
雖然沒有明說,可誰都明白,紂王這是在說自己比肩三皇五帝啊!
當今紂王的確是一位明君,可絕對沒有到這種地步啊!
也許在大商曆代君王之中,足以排到前三,可連開國成湯先王,也不敢稱自己為帝,更遑論皇帝!
這....該如何是好?
這一手,簡直讓所有大臣束手無策。
以當今紂王的宏才大略,二十年、三十年之後,也許真的能夠格稱皇稱帝,可現在,太早了!
且不論世人如何,但是那各地諸侯,絕對不可能同意!
誰不知道諸侯們就是最不想看到商王權力壯大的群體?
更彆說直接從王權升格為皇權了!
崇侯虎作為唯一一個隨駕諸侯,若有所思。
誰都以為鳳凰山祭祖是紂王向諸侯貴族釋放的善意信號,現在卻完全在往反方向進行。
難道這一步,其實是紂王決定與諸侯正式宣戰的信號?
極有可能。
自子啟造反之後,內廷已經沒有異聲,下一步不就是外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