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唯有等待(2 / 2)

對於水到渠成的成手來講,這些東西是順理成章的,做過了,理解了,結論也出來了。但是秦素玉卻隻能死記硬背課程相關的法律法規和一些常識和規則,儘量理解其中的含義,理解不了的,就得求教外部教育了。

和以往一樣,秦素玉先看書,做作業,發現問題,然後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再回頭複習問題,完後繼續給自己考試,除了計算題有固定的答案外,很多題目隻有提綱挈領的摘要答案,憑借理解去展開。

這個學期的課程,秦素玉和李俊奎、張玉芹、王金玲的水平相差不是太多,因為大家都沒經驗,他們三個比秦素玉多的,隻是多了些普通會計的實操經驗而已。

麵對同樣的問題,有同樣的迷茫,幾個人討論問題的次數逐漸多了;再高深一點的,幾個人各自帶著問題回去請教各自的領導或去尋找其他的外援,然後下次回來再集中彙總下答案,集各家所長,距離正確答案也大差不差的了。

中醫院的財務科長,姓江,40歲左右的男士,據說是醫院籌建的時候,從縣醫院調過來的,之前是負責縣醫院總賬的主任會計,性格比較溫和,話不多,秦素玉當然知道這個是表象,能做到財務科長職位的人,不會簡單,否則也做不好。

秦素玉還記得最初說自己來自中醫院的時候,當時王金玲問過一句:“你們財務科長姓江,是吧。江會計那個人很好的,隻是工作比較認真,有點嚴肅。”秦素玉當時對江科長還不熟悉,現在時間長了,相處多了,對江科長印象很好,她有時也在工作的間隙,抽時間請教一些問題,江科長回答的都比較耐心。

這個學期,李振國的課程大部分也是專業課的主要課程了,用他的話說:堡壘中的堡壘,需要更堅強的意誌進行攻堅了。

李振國,左思右想,也沒在這段時間挑明自己的追求,一個是自己的精力有限,目前需要用一切力量去攻克“堡壘”,二是他拿不準秦素玉的態度,也怕萬一挑明了被拒絕,朋友也沒得做,萬一影響了自己的學習,得不償失,於是隻能這樣慢慢的處著。

而秦素玉,也就淡淡的看著,偶爾在食堂見了,坐一起吃個飯,簡單的說說學習,訴說著壓力,然後轉頭都去努力了。

而任洪敏,從春節後,沒再寫信過來,但是偶爾會郵寄些明信片,看風景和郵寄地址,知道他出差了,到了哪些地方,明信片上,有時是一句問候,有時連一句話都沒有;秦素玉反而無從下手,人家不寫信,自己乾嘛要寫,有時想想,自己也挺任性的......

這些所謂的小曖昧,當了秦素玉飯後的回味,不管認不認真,都有餘韻在蕩漾。

秋去冬來,時光不待,轉眼又到學期末,這次秦素玉沒有以前的篤定,多了些忐忑和不安,甚至想,今年考不過,隻能是一年後彆人畢業了,自己再補考了。

1990年的1月6日和7日,是秦素玉他們考試的日子。

這次,他們四人組提前一天約好了一起看考場,不知道是不是秦素玉的錯覺,他們幾個隻是為了相互安慰“我沒複習好,不知道能不能過。”“我都不想考了,沒辦法,還是得堅持,不然畢不了業。”才一起來的,這次不錯,四個人有兩科不在同一個考場,有一科在一個考場。

6日上午8.30-10.30,是財務分析,同一個考場,8.00剛過,四個人都到了,彼此看看,笑一笑,低頭去座位,然後是等著考試。到點了,四個人和大家一樣,極不情願的站起來,走出考場,就差仰天長歎了。推著自行車出了校園,四個人都沒說出個三四五來,秦素玉猜想,考的都不怎樣。

7日上午11.00-13.00,考的是資金管理,14.00-16.00是投資決策,連續考完後,秦素玉覺得他們幾個好像三魂丟了一魂,再看看幾個麵熟的看似是同學的人,也都是沒精打采的,估計也是張三看李四,都像王麻子了。

不管結果如何,總算考完了,長歎一聲後,日子還得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