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顧伯喜也索性不再問了,覺得顧亮是個小孩子,整天在山裡走這麼多路沒有耍小孩子脾氣已經很不錯了。至於在路邊好奇摘一些野果,又扔了耽誤一些時間又有什麼關係呢,都是一些無傷大雅的小事。
而顧亮這些也終於因為三叔的停止詢問而放鬆了不少,這些不見的野果都安安靜靜的躺在他空間裡麵呢!
至於剛剛顧伯喜問的烏飯子,可是他小時候對秋天野果最深刻的記憶。烏飯子之所以叫烏飯子,是因為它的葉子,又叫南燭葉,可以把它搗碎後的汁液用來浸泡糯米,就做成了南方特彆美食‘烏米飯’了。
它結的果實就叫烏飯子,一粒粒的長在枝頭,外形與顏色像極了一顆顆的小號藍莓。至於說為什麼印象深刻,那是因為小時候自己不愛吃飯,家裡人都會讓他多吃一些烏飯子,因為傳說中它可以讓小孩愛上吃飯。
這邊顧亮剛想起說烏飯子是他小時候最喜歡的野果,這邊新發現的野果卻讓他啪啪打臉。
眼前的是一隻纏繞在樹上的獼猴桃藤,枝條十分粗壯,延綿了一大片。現在正是秋季,藤條上掛滿了一粒粒的果實,十分誘人。
獼猴桃在古代詩經中稱為萇楚,現代稱為獼猴桃,國外叫做奇異果。而顧亮更喜歡他的土名——羊梨和羊桃。它是少有的長在深山未經馴化卻又十分符合人們對水果定義的野果了,酸甜可口,個‘大’皮薄。
顧亮眼前的這一株,結出的果實十分惹人疼愛,密密麻麻讓人一看就覺得口裡要冒酸水了。
雖然山裡的獼猴桃長在空中,但是這個季節掛在藤上的獼猴桃還是硬邦邦的,需要放幾天才能變得酸甜軟糯。所以他們摘下來時顯得十分暴力,讓它們直接掉落在地上,然後再一個個的拾。
在撿了小半背簍時,顧伯喜就提出不要撿了,畢竟這東西怪沉的,他們還要留著體力找藥材呢。不過顧亮亮出來了自己的背簍裡寥寥無幾的獼猴桃,說自己也要撿半背簍。於是顧伯喜在一旁的等待中,顧亮撿了半天,不過他的背簍似乎好像是個無底洞,明明撿進去那麼多,一看背簍還是那麼點。
到最後顧亮也不太好意思太明顯,便不再往空間裡麵送,裝了半背簍走了,留下了空空如也的獼猴桃藤。
就在他們離開後不久,又發現了一片何首烏藤。雖然已經是秋天,不少樹的葉子已經開始變黃變紅,而何首烏的葉子還是和往常一樣,鬱鬱蔥蔥。
他們一般取的都是何首烏的根莖,挖藥材根部這種活一般都是顧伯喜這個成年人來,顧亮一般是不參與的。
而顧亮則是趁這個機會盯上了旁邊的幾株野毛栗樹。這毛栗不像板栗,它的殼非常的小,外麵的蒲甚至還沒有大號板栗大。外麵的殼都這麼小了,裡麵結出的栗子自然大不了哪裡去,一粒毛栗隻有玉米粒大,裡麵的果肉就更小了。
所以人們也把這種毛栗叫做栗米。現在還不到深秋,板栗殼還沒有自然化開,裡麵的栗子皮還是白色的,皮也非常好薄,不像老栗子一樣又紅又硬。
顧亮非常喜歡這個時候的栗子,因為這個時候的栗子鮮嫩多汁,吃起來的口感甚至有一些像梨子。
毛栗結果和板栗也不一樣,毛栗結果像一串鞭炮一樣長在枝頭的兩側。顧亮沒有帶剪刀,沒辦法剝出來,所以直接把這幾棵毛栗樹全部砍了,放到空間裡,以後再處理。這樣子,無論何時都可以吃到新鮮的栗子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