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買酒壇(2 / 2)

剩下的八兩銀子,顧老太轉交給了顧亮,讓他拿回去先還給許府,莫讓他們覺得顧家是個有錢不還的。

不過顧亮倒沒有這麼乾,拿著錢找了李氏,勸說她和自己一起去了趟管窯鎮。

李氏挑了一天趕集的日子,說去賣柿餅 其實是和顧亮一起去買大壇子。

家中的壇子實在是又小又少,就釀了一次酒便用光了。自己既然打算賣酒,肯定不能釀一次賣一次,必須有源源不斷的產出才行。

所以顧亮這才特地來到了管窯鎮,來購買酒壇子。顧亮去的不是管窯鎮上最大的那一家管家窯廠,而是另一家不大不小的‘天青窯’。這是顧亮在顧伯喜重新回靈寶觀之前問的,管家窯廠坑了顧家這麼一大把,自然不可能再在他們家買東西了。而這家是根據三叔顧伯喜說的,做生意十分踏實、勤勤懇懇,手藝也算得上是管窯鎮前幾的。

顧亮在這裡預訂了八個差不多和他差不多高的酒壇,還有二十多個中等壇子,以及大大小小的小酒壇。大酒壇用來發酵酒,中號酒壇用來存儲蒸餾後的酒,而小號的自然是用來賣酒的。

這家店名叫‘天青窯’,自然是以天青色的瓷器出名。不過顧亮買的這些酒壇都是陶器,體型都比較大,價格已經偏貴,自然不會給它們上釉。瓷器對於普通老百姓都是奢侈品,大部分家裡一件都沒有,他們這種小民窯很難賣出。

這家窯廠的老板見顧亮買了這麼多,十分熱情的招待了他們。管窯鎮上管家窯廠一家獨大,他們這些中小廠家自然生意不好做,即使他們質量不輸給管家窯廠。

對於管家窯廠來說,顧亮的這筆生意隻能算不大不小,但是對於他們家來說已經抵得上好多天的流水了。為此,這家店的老板還十分‘豪氣’的送給了顧亮幾個‘天青色’小酒壇。(注:宋朝時期民窯瓷器以天青色為主,質量好不好另說。官窯以五大窯為主,顧亮接觸不到)

這麼多的酒壇就已經花光顧亮帶來的所有銀子,由於大酒壇一時之間還運不回去,顧亮便付了定金,在蘭溪村等著店家送過去。

出了門,這家店裡的小二問掌櫃的,說顧亮這一小孩一婦人,真的不是來騙人的嗎。尤其是這小孩,似乎一切都是他說了算,那婦人一切都聽他的,倒像是個跟班。莫不是隔壁的店家派人騙我們的吧!

而店掌櫃的則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冷靜的回答道:“這小孩說話及有條理,想買什麼考慮的清清楚楚,看來是早有準備。依我看,應該不是騙我們的。你吩咐一下,讓他們挑選酒壇時選好一點的,若是後麵他覺得我們的酒壇不錯,屆時我們就會多一個大客戶。”

而在店外,回去路上,李氏一臉擔憂的問顧亮說:“大侄子,你真的要買這麼多壇子回去嗎?萬一這酒做不成功怎麼辦?還有,我一直很好奇,你知道這麼多法子都是從哪裡知道的,以前咋看不出來呢?”

這一連串的問題接連問下來,要是之前的顧亮早已懵了。可是這時他已經可以臉不紅、心不跳的編出一個大故事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