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雨水和去年一樣稀少,快到清明才堪堪下了今年的第一場像模像樣雨水。今年想種水稻是根本不可能了,蘭溪河裡放不出什麼水,田裡也存不住水,更不要說犁田插秧。
無奈的人們開始把水田當做旱田種,準備種些小米和高粱,這兩樣糧食雖然產量不高,但耐旱的很。畢竟小米是由路邊的狗尾巴草培育而來,高粱是非洲從西域傳來過來的。至於其他邊邊角角,隻能播種些豆類了。
這些種下去,即使之後雨水正常,產量也會比正常年份種稻子來的少,但是也沒辦法,人畢竟要活著,地就必須要種不是。
這邊人們在挖旱地準備播苗時,顧亮年前組織種的小麥已經開始逐漸孕穗,長勢還是十分不錯的。
不過今年就下了一場雨,就連對於小麥這種在北方種植的作物都有點乾了,還得引水澆灌。但河床水位下降,蘭溪河的水又不多,為此村裡連水車也給用上了,人力吱呀吱呀的一直在踩,你家用完我家用。
他們所用的水車是豎軸流水車,可以搬運,最適合他們村這種複雜地形。不過這種水車一般人可做不出來,得找專門的木匠來打造。打造這東西不僅價格不菲,多戶人家才買得起。
不過即使你買得起,你也買不到它,自從去年乾旱以來,縣裡那些木匠都要忙瘋了,整天都在製作水車。可水車這東西不僅工藝複雜,整套水車都不需要一根釘子,原料還不容易找,得找那些質地堅硬油性大的木料,不然用不了多久便會壞。做好後還得刷幾道桐油,不然水車整天挨著水,不刷油十天半個月就開始腐爛。
這麼多步驟,不出半年做不出一套,要想得到它難度可想而知。所以整個蘭溪村也找不出幾台這東西,最主要是以前蘭溪村這風水寶地,哪需要水車啊,山泉水都用不完。
不過還好的是,蘭溪村其他的地才剛播種,又都改種了旱地,所以需水量並不大,節約一點倒也能讓小麥正常生長。
在這期間,蘭溪村的村民跟著張萍兒學著種麥子也學到了不少的知識,譬如小麥在分蘖期之前是人是可以往上踩踏的。甚至因為他們這邊冬天溫度較之北方來說有些偏高,小麥苗在入冬後長勢過高。張萍兒還特地教村裡種小麥的人家用竹子做了一個滾筒,人走在前麵將小麥苗用竹筒滾壓的幾道。
至於為什麼這麼乾,就是為了防止小麥苗過於拔高,根係相對來說會淺薄,到了春天瘋長之時出現大麵積倒伏的現象。而碾壓一道之後,小麥地上受損,地下根係反而獲得生長機會,待到來年能夠提供充足的營養與水分 ,屆時就連麥穗都會多抽出一些。
還有年前時,村裡有戶人家的牛因無人看管,跑到小麥地吃了小半畝的麥苗,嚇的牛主人差點給地的主人給跪下了。他哭著向麥地主人道歉,說他家牛最通人性,平時絕不敢吃地裡長的東西。不過今年村裡長的小麥它沒見過,以前冬天村裡地裡要不種油菜,要不空著長草養地,地裡這些青草便是牛最喜歡的東西,但它不懂這些。
在這荒年裡,糧食的重要性不必多說,這小半畝長勢良好的麥苗更是稀罕,不然牛主人也不必如此驚慌。更關鍵的是,如今外麵糧價這麼貴,這麥子是屬於細糧的,牛主人一家實在有些賠償不起。
可張萍兒聞訊趕過來,看到是牛啃咬之後,當時就鬆了一口氣,然後又看了一下麥田被啃的情況,當時就勸地主人不要煩躁,這種情況基本不會影響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