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錦鯉係統13(1 / 2)

關老頭回家以後就看到正房牆角擺放了十幾個酒壇子,看著就像是洛靈丫頭家的酒。自從那天上過一次門,老頭就時不時的被邀請到他們家裡吃飯。

正屋條案上留著一張小紙條,“老頭,我們要走了,酒少喝點,以後多保重。”

關老頭拎了一壇子酒坐在屋簷下,落寞的望著院牆,聽著鴿哨聲在空中響起又遠去。

洛梧桐離世的時候,季守一家同時銷聲匿跡。國家曾多次探訪,都一無所獲。街坊四鄰和這家搬來不到兩年的鄰居交往不深,麵對公職人員的調查,都表示不了解情況,又好奇這家人是不是犯了什麼事了?打聽又打聽不到,於是這一家子突然出現又突然失蹤成了這條胡同裡的不解之謎。他們家的房子被封存,直到後來作為洛梧桐的故居開放給民眾參觀的時候,鄰居們才紛紛在家門口擺上茶水攤子,一邊做生意一邊講故事。這些都是後話。

吳家莊的村長在政府工作人員上門後得知吳桐犧牲的消息,痛哭出聲。這個丫頭命苦啊!有義家就剩下這棵獨苗苗,哎,將來到了地下都沒臉見他們夫妻倆。可是什麼話都不能說啊,小桐丫頭犧牲了,咱也不能給她抹黑。

村長抹了一把臉,拿出洛梧桐離開時留給他的鹽堿地改良方法交給工作人員。

鹽堿地改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吳家莊用了一年半的時間,通過淺灌深排、抑製返鹽、改善土壤結構等舉措,將100畝試驗區鹽堿地改良為耕地,並計劃在1-2年內,將吳家莊周邊約1000畝的鹽堿地改良為耕地。鹽堿地的改良方法速度快,效果好,成本低,沒有給窮苦的百姓增加負擔,收獲卻是翻了一番不止,來年如果按計劃完成鹽堿地的改良種植,那麼吳家莊的村民們基本就能解決溫飽的問題了。

村長還帶了工作人員到了試驗田。冬小麥苗壯早發,根係發達,綠油油的小麥隨風搖擺,難以想象,一年多前,這裡還是連蚯蚓都養不活的荒灘野地。

工作人員謄抄了一份鹽堿地的改良方法,將原件還給了村長。

“授予洛梧桐同誌革命烈士稱號,遺體安葬在烈士陵園。關於洛梧桐通同誌的檔案,列為絕密檔案封存。”這是一個好同誌,可惜暫時不能被人所知。

這個世界並沒有留下了洛梧桐的太多印記,但是政治、經濟、科技以及建設發展都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更快更美好。

國家百廢待興,人民奮鬥的意誌高漲,跨越過艱難的起步階段,儘管受到資本主義國家的鉗製,但是仍然在短短的幾年內,各方麵的發展都得到了突破,後來又經過幾場激烈的邊境戰爭,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換來了國家百年邊境無戰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