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和芒格在琢磨,韓初冬則要淡定得多。
如果是為自己投資,韓初冬多半會直接收購某些優質保險公司的股份,沒必要多此一舉地通過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來實現布局。
可這筆資金來自於梅森私募基金,隻有少部分資產屬於梅森聯合集團,差不多四千萬美金,另外的一億多美金屬於其他個人和企業所有,他僅有收取管理費、交易手續費的權利。
因此,韓初冬懶得花費多少精力去親自打理,反正能掙錢,能跑贏大盤和同類型公司就可以。
整個梅森私募基金,當前僅有三十位員工,包括律師和會計、秘書,辦公區僅有兩百多平米,考慮到人工開支不多,平時花費較少,如果弄好了每年到也能帶來不少淨利潤。
這些利潤未來還可以用於投資,利滾利滾利滾……
如此想來,等到以後應該也還不錯,其實最初隻想要帶彆人發點財,拉攏收買些人脈而已。
看完財務報表,躺著休息會兒,想到早上被那家報社的總編冷嘲熱諷,還是有點來氣。
立馬便讓亞瑟助理去幫忙收集資料,說是想要買入些主流報社的股份,先找點資料讓自己看看,尤其是《華爾街日報》背後的數據。
今天的日程安排都集中在上午。
和幾位紐約公務員退休基金會的代表們談完以後,韓初冬得到了大約七百萬美金的認購意向,這些官方、半官方基金會曆史悠久,手頭上的資金也非常充裕,就拿洛杉磯員工退休基金和加州教師退休基金來說,半年前就從梅森私募基金認購了總額為一千三百萬美金的份額,到目前為止已經獲利,最近正派人和他們商談繼續增持認購的事,問題應該不大。
這些組織不缺錢,但缺少穩妥的投資機會,而韓初冬以梅森聯合集團做擔保,承諾保本,這種規定非常符合它們的需求。
人們可能不在意購買力貶值百分之十,甚至更多,但要是一百美金變成九十五美金,讓他們很直觀地意識到虧損,那麼這幫基金管理者們就可能丟掉工作。
所以在約定本金保底的前提下,這些組織的管理者們願意提供些資金來試試水,安穩的同時也可能獲得更高收益,其他基金管理公司會將大多數資金投在貨幣和債券上,雖然穩妥,不過利潤往往較少。
上次募集一億美金之所以那麼順利,主要就是梅森私募的項目雖然激進,重倉證券融資市場,卻也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這次再次募集一億美金。
在傳統基金集體遭受損失,今年梅森私募基金卻跑贏了銀行利率的情況下,找錢變得更加容易了些,有人開始相信“一年暴富”的美國第三富豪韓初冬,真能讓他們獲得令人滿意的回報。
沒錯。
伴隨大盤下跌,醫藥股不景氣,繼承一大筆錢的那位第二富豪,已經跌到了第五位。
似乎還傳出追繳遺產稅的消息,萬一狠挨一刀,可能連前十的位置都保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