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表也出門看著天上深吸了一口氣小聲說到“蔡家蒯家,好啊好啊!”
………
劉璋有些意興闌珊地看著眼前的美人,全然沒了興趣,隨後擺擺手讓她們下去了。
“蜀漢昭烈帝,好名號啊!但是這名號也不一定非得是你劉備才能擁有!我劉璋又未嘗不可!”
劉璋在心中暗暗思忖著,想到此處,他的眼神裡逐漸透露出一抹堅毅之色。
劉璋坐正了身體,大聲說道“來人,把這些酒席撤下去!讓張任、法正、張鬆以及蜀州所有文武官員速速前來見我!”
“諾!”門外很快進來一名侍衛,行禮之後便匆匆退了出去。
劉璋突然好像想到了什麼重要的事情,急忙又喊道“來人,速速派遣精銳部隊前去荊州,找一個名叫龐統,奇醜無比,號鳳雛,和一個叫諸葛亮,號臥龍的人前來,能請來最好,若請不來,就給我抓來!讓李嚴帶兵,張翼、楊懷配合,務必將這二人找到!”
“哼!劉備沒了謀士,我看你拿什麼來爭霸天下,就靠你那兩位兄弟,嗬嗬,簡直是個笑話!”劉璋在心裡得意洋洋地想著。
然而,劉備真的會沒有謀士麼?這怎麼可能,就憑劉璋也想抓到諸葛、龐統,簡直是個天大的笑話。
而且有個頂級的謀士可是被曹操傷透了心,他無論如何也不會再選擇曹操了!
此時,荀家的荀彧和荀攸以及郭嘉、戲誌才已經相聚在了一起。
“文若!你可還願意和我們一起北上輔佐主公?”郭嘉目光炯炯地看著荀彧,率先拋出了這個問題。
“奉孝,你應該清楚我要的是什麼!我要的是大漢中興,但是他曹操卻是心懷叵測的篡漢逆賊!”
“前世被他的花言巧語所欺騙也就罷了,今生豈能再次重蹈覆轍?”荀彧緊緊地盯著郭嘉,一臉堅定地說道。
“我要去找劉備劉玄德,輔佐他成就大業,哪怕是他稱帝登基,也定能和光武皇帝一樣實現漢室的再度興盛!”荀彧斬釘截鐵地說道。
“文若,你應該知道這其中的艱難有多大!”郭嘉微微皺眉說道。
“難道曹操就不難麼?難的難道僅僅是建立基業、打天下嗎?難的是始終堅守初心!古往今來,為了天下舍棄兄弟情誼的人有多少?為了那皇位,子殺父,父殺子,兄弟之間相互殘害的事例還少嗎?”荀彧激動地說著。
“劉備劉玄德,我本來以為他是個假情假意之人,在新野逃命之時都要帶著百姓,我本來以為他是想用百姓做屏障來拖住曹操的虎豹騎。”
荀彧繼續說道,“可結果呢?不光百姓走得慢,他自己走得慢,就連他的妻兒都走得慢,和百姓一起同行!為了兄弟,能說出‘不為弟報仇,縱有萬裡江山何足為貴’這樣話的皇帝,就隻有他一人了。”
“這樣一位仁義之君不去幫助,反而要去幫曹操那篡漢之賊?這是何其荒謬啊!再者,我們這些謀士最怕的是什麼?”荀彧目光深沉地看向眾人。
“最怕就是飛鳥儘良弓藏,諸葛亮蜀漢軍政大權都在手權勢比之霍光更重!更有劉備親口說的可取而代之名義更是比王莽更堂堂正正,如此權臣那個皇帝會留他?”
“不說劉備,就那劉禪都聽諸葛亮的!沒有想過要清算,更沒有想過奪權!”
荀彧說到這裡深吸了一口氣。
“要是戰國時期趙國君王有劉禪這樣的,趙國四大名將做夢都能笑醒,秦國更是彆想滅趙一統天下!有此兩代仁義之君對你我這等謀略之士而言,還有什麼比這更珍貴的?”荀彧繼續說道。
聽完荀彧的發言三人互相看了一眼最後郭嘉開口“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分道而行吧,主公對我恩重無法不去助他!”
荀攸站了出來看著荀彧說到“叔父為家族計我還是去曹操那你懂的。”
戲誌才看了眼他們輕笑了一下說到“既然如此那我和荀彧一道吧!”
????
郭嘉荀彧荀攸三人都震驚的看著戲誌才
“哈哈哈彆這麼看著我,我可是漢人啊。而且曹操有個巨大的缺陷你們沒發現麼?他的後代都太短壽了!縱使幫他拿下天下他那短壽的後代能守得住麼?”
“五胡亂華……。絕對不能再來一次了。吾等士族有士族的榮耀,上奉天子下禦百姓行聖人之道教化天下!”
“那五胡亂華之慘烈居然差點讓我漢族滅絕,我等士族死後有何臉麵去見先祖!”
“彆忘記我等先祖都是因有功於天下才得以成為士族的!”
戲誌才神色極為嚴肅地看著他們,接著鄭重說道。
“想要徹底解決當下這複雜局麵,最佳的辦法便是改變曆史!沒有什麼比讓大漢三次興盛更能顛覆前世曆史的了!”
郭嘉和荀攸相互對視了一眼,隨後郭嘉緩緩說道“好吧,那我們各自珍重!我們先出發了。”
說罷,郭嘉和荀攸帶著行李以及幾個護衛出門,向著洛陽方向穩步前去。
荀彧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許久之後轉身對著戲誌才堅定地說道“那我們也出發吧,去找劉玄德,全力幫他成就大業!”
戲誌才目光深邃地看著荀彧,微微一笑後說道“彆急彆急,你先在這裡耐心等待一個人,而我則要前去尋找劉表!我要用我的謀略為劉備謀取一個堂堂正正、讓人沒有任何借口能夠插手的荊州!”
“等人?等誰?”荀彧滿是好奇地問道。
“哈哈哈,不急不急,你很快就能見到他了。”戲誌才神秘地笑著說道。
說完,戲誌才便瀟灑地邁步離開了。荀彧靜靜地站在原地,心中滿是疑惑與期待,不知道戲誌才所說的那個人究竟會是誰,他神色堅定而又沉穩地等待著,等待著那個人的到來。
而此時的戲誌才,邁著自信從容的步伐,心中已然開始精心謀劃起如何與劉表周旋,為劉備謀取荊州之事。
他深知這一任務的艱難與重要性,但他毫不畏懼,因為他知道這將是一件雙向奔赴的事情。
荀彧則始終保持著那份對漢室複興的執著與堅定,耐心等待著,等待著新的征程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