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最關鍵的是平民百姓,畢竟他們總是受苦最深的一方。
"罷了,將軍,多餘的話語我便不多言,一切在於你如何理解。如果我的見解無誤,還望將軍將來能與我共謀大業!"
公孫瓚怔住了。
"敢問先生,所謂共謀,具體何意?"
高遠含笑回應"嗬,自然是指強強聯合。畢竟終極目標是統一全國,若北方有將軍相助,豈非美事?"
公孫瓚聞言愕然,這是暗示劉備統一全國已是板上釘釘嗎?
這似乎不太現實。畢竟各路諸侯勢力強大,劉備根本不占優勢。隨便挑出一個都能讓劉備處境艱難,所以劉備能一統天下,簡直是天方夜譚。
然而此人言辭懇切,不似戲言,但這談何容易?此事非一朝一夕能成就的,對吧?
"先生是在與我戲言嗎?此事非同小可,先生如此大張旗鼓找上門來,就不怕我向袁紹通風報信?"
高遠搖頭道
"為了幽州的未來,將軍定會答應與我合作。這對你有利,且答應了也不會對你造成損失,不是嗎?"
不妨直言,這不過是一場口頭協議,雙方並未實質性行動,且協議中有一層保障。
即官渡之戰是否真的爆發。若官渡之戰成真,曹操擊敗袁紹,那麼公孫瓚今日之言便會深信不疑。無論從哪個角度講,
對他而言,
並無損失。假設上述預測錯誤,曹操未能戰勝袁紹,官渡之戰也未曾發生,他可以選擇拒絕,不做內應。
但如果成真,那就證明劉備實力強大,連他的軍師都如此出色。若不投靠劉備,後果定然淒慘。況且對方已主動找上門,這不正是個機會嗎?
對他來說,這是一場雙贏的局麵。
"先生所言極是,幽州的未來我確是看重。先生雖觸及了我的軟肋,卻也顯露出非凡的才能。"
公孫瓚內心已深深折服,不論他預測的準確性如何,能洞察他人內心已屬不易。
畢竟,能看穿人心的人,是令人敬畏的。
"天色已昏,夜幕將至,我也該離開了。希望將軍深思我今日之言,必定對您有所裨益,絕非空穴來風。"
高遠輕輕一歎。
他不確定公孫將軍會接納多少,但他確信這些話會在其心中留下痕跡。至於影響程度和信任程度,難以預料,但有一點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