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弼文真不好意思說自己也參加了,因為龍江縣的經濟不發達,所以他露麵的時間很短,攝像頭一晃而過的那種。
此時為了避開這個尷尬的話題,就說:“我們不如先到處走走吧。”
蘇大爺說:“也好,我就陪縣長到處逛一逛。”
一行人走出蘇大爺住的小院,然後往右手邊走去。
石徑小路邊有兩三株桃李花樹,正開著一朵兩朵二三十朵粉的白的花兒,樹下是一個露天的水井,用麻石砌成,掩映在花樹下,有種言之不儘的意境。
這蘇家的每一個地方都凸出了這種彆致,根本不是一戶普通的農家所能及得上的審美。
再往前,來到一棟青磚碧瓦的房舍前,並沒有設置院門,隻在大門口的上方掛著一塊題了字的匾,上邊用繁體字寫了‘桃花齋’三個字。
既然是桃花齋,自然少不了姹紫嫣紅的桃花樹,鬱鬱蔥蔥,姿容妙曼,簇擁在屋前屋後,此刻有風習習吹來,花香彌漫,落蕊繽紛,令人心神一震。
桃花齋有七間正屋,中間為廳,左右兩間臥室,走廊的儘頭兩邊各有小客廳跟臥室。
房間裡邊說不上多麼精美,卻都鋪著石頭磨成的地板磚,屋頂也全部吊了板,門頁窗戶都是實木的窗欞,古典風味濃鬱。
就這屋子造價絕對不低,跟周邊的百姓人家不在同一個檔次。
桃花齋的前邊正對著一座精雕細刻的石拱橋。
橋對麵是一座小樓,小樓的風格卻與蘇家其它的建築不同,雖然同樣是青磚黑瓦,卻有些西洋的設計,造型相當彆致。
伍弼文也在國外考察過,那些歐式建築跟這棟樓比起來,就缺了一些東方的雅韻。
蘇大爺見他打量對麵那棟中西合璧的三層建築,就笑著介紹說:“那是我兩個孫女住的地方,大孫女給取了一個名字叫棲鳳樓。”
隨行的人都笑著說:“這名字取得好,女孩子可不是鳳凰嗎。”
心裡想的則是,兩個女孩子住著這麼一棟樓,還真是奢侈。
從桃花齋出來往坡上走就是果樹,大約有好幾十株,還有一個六角亭建在對麵的山頂上,掩眏在一遍花開正茂的樹木中。
蘇大爺又介紹說:“這是我們家前年種的果樹,品種還挺多,都是我孫女她們弄著玩的。”
伍弼文已經不想再聽下去了。這麼大一片果林居然是小孩子鬨著玩的,果然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伍弼文突然間覺得自己的孩子就是沒有見識跟未來的無知小子。
一行人走到最上邊的一棟最高大的三層建築麵前時。
蘇大爺又介紹說:“這是福壽堂,如今是我們家祭祀先祖的地方。”
福壽堂坐北朝南,眼前都是蘇家的果林,視野最為寬闊。
站在三樓眺望遠方時,就有一種‘會當淩絕頂,一覽群山小。’的豪情壯誌,整個人的氣質都變得不一樣了。
正這時,聽到王三奶奶站在前樓跟小樓之間的青磚瓦舍前叫喚:“蘇大,請貴客們過來吃飯了。”
蘇大爺笑著對伍弼文說:“伍縣長,先下去吃點粗茶淡飯,鄉下人家拿不出珍饈美味,還望不要嫌棄。”
伍弼文就看了一眼身邊跟著的財政部長說:“記得給蘇家清算夥食費,可不許吃霸王餐。”
蘇大爺也不拒絕,堂堂縣長,自然不屑於占鄉民一頓飯的便宜,推搡來推搡去倒顯得彼此小家子氣,所以就乾脆落落大方的回一句:“伍縣長這麼說,我倒是不好意思了。”
“這是應該的,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