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曹軍會議(上)(2 / 2)

袁尚直言不諱,他就是想把曹操的注意力儘快的關注到淮南袁術身上。這樣才能本質上把曹操的兵力吸引到南部,而無暇對河北兵力進行牽製。因為冀州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儘快對公孫瓚用兵,在冬之前結束戰鬥,這樣可以減少很多的損耗,保存實力。所以曹操越早和袁術軍事對峙越是好事。

袁尚一行人走偏僻之路前往定陶渡河不,且曹操方麵。

這一日許昌城,曹操莫名其妙的接待了袁術的使者,看到一封胡襖的書信。曹操老謀深算,知道事出反常必有妖,也不急於向袁術的使者表態。而是讓使者住上兩,之後他便召集謀士和武將分析此事!

曹操集團的豪華陣容齊聚一堂。

謀士有荀彧,荀攸,郭嘉,陳昱,劉曄。

武將有夏侯惇,於禁,樂進,徐晃,許褚。

許昌乃是曹操的大本營,所以有一半最能打的武將都在許昌,另外,夏侯淵和曹仁分彆鎮守濮陽和洛陽,而與冀州鄴城進行軍事防備的則是曹洪和李典的一萬守軍。

曹操把袁術使者的書信給眾人傳閱,將官們都是麵麵相覷,夏侯惇和許褚都是一臉懵圈,他們聲議論道“這幾日於禁將軍和樂進將軍一直與我等一起練兵,哪裡去過汝南啊?”“曹純將軍不是和曹仁將軍一起在洛陽練兵嗎?”

荀彧和荀攸對視一眼,隨後聲商議著什麼。

郭嘉看後則是冷笑不斷。

陳昱和劉曄卻都麵有憂色。

曹操等了一會,給眾人思考的時間,之後正式開始會議議題袁術這封信是怎麼回事?我方應該如何應對?

夏侯惇第一個話“主公,袁術分明是挑釁我方!我等諸將近期皆在大營練兵,並無外出!他卻搞出來個什麼袁尚,袁紹的侄子!信上是胡襖,我軍哪裡曾營救過袁尚!莫不是袁術想向我許昌進兵,胡亂找個理由?!”

眾將都是這個態度,尤其是於禁和樂進,信中點名二人去汝南伏擊袁術兩千騎兵!

曹操看了看諸將的精神頭和話的底氣,挺滿意,隨後問道“若淮南軍來犯,諸將可有取勝把握?”

“丞相用兵如神,我等隻需嚴格執行丞相軍令,定能大破淮南軍!”於禁是個尊崇軍紀法令之人。

許褚拍拍胸脯“淮南據能打的就一個紀靈!許褚願和他大戰三百回合!”

徐晃信心滿滿的道“袁術大軍雖然人數眾多,但是我軍精悍,真刀真槍的拚殺,我軍可以一敵十!擊敗袁術不在話下!”

曹操原本也沒指望從眾將口中能把事情的真相推演出來,隻需要他們保持旺盛的鬥誌和飽滿的士氣即可。這也是曹操作為領導的藝術,這些重要的策略,他很鼓勵武將發言,即便不到點子上,也是允許他們積極進行討論的。如此一來防止文官和武將的脫節,也能讓武將在軍事會議中慢慢提升自己的水平。

原史中,張遼,張合,徐晃,於禁等名將都是如此成長起來的。

隨後曹操看向了謀士們。

荀彧首先話“主公,袁尚此人甚是獨特,他為袁紹第三子,並不是袁紹的侄子,而是袁術的侄子。”

荀彧先糾正了夏侯惇的話,隨後繼續“這幾個月的時間此子聲名鵲起,竟然搞出個當世四公子的名頭來。他和馬超,趙雲,甘寧其實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其實並無特殊功績和驚豔表現,實在不配這四公子的名頭。據傳袁尚代表袁紹深去見了袁術,隨後袁術便有了稱帝的念頭。今這事八成是這袁尚在從中搗鬼。”

“正是!吾同意叔父的看法,分明是這袁尚逃走時伏擊了袁術,之後栽贓到我軍!”荀攸補充了荀彧的意見。

“所以這個事情值得玩味的地方便在於袁尚為何這麼做?又如何做到的?”郭嘉的目光中閃過一絲智慧的光芒。

“什麼如何做到的?郭嘉先生的我聽不明白。”夏侯惇不懂就問。

其實許褚也沒聽懂。

倒是徐晃聽明白了“郭嘉先生其實是袁尚作為冀州袁紹之子,哪來的兵去伏擊袁術?要知道冀州和淮南之間路程遙遠,中間又隔著我軍諸多的城池!能伏擊袁術兩千騎兵,那最少也得兩三千人,他從哪裡神不知鬼不覺的搞來那麼多的軍隊?”

郭嘉點點頭,看來徐晃這幾年進步了不少。

“袁尚這麼做自然是挑撥離間,淮南和我方如果軍事摩擦,他冀州南邊的壓力就,他們就可以放心的攻打公孫瓚。這點心思不難看破。隻是這降奇兵有點讓人忌憚。如果真的是冀州的一支軍隊能夠神不知鬼不覺的滲透到淮南,那麼袁紹還真的是很可怕!”陳昱分析道。

“他能夠滲透到淮南,就能滲透到許昌!我建議主公傳令嚴加把守各處關隘,並把關隘周圍的巡邏擴大三倍的麵積,防止冀州軍隊從我們內部布防的真空地帶穿插!”荀攸建議道,“有必要的話還可以進行一下轄地內的大搜索!也算是變相練兵,尤其是斥候的偵查能力!”

“我看未必是從我軍轄地滲透到淮南,畢竟這麼做幾乎沒有可能性,光糧草供給也成問題。這支軍隊可能是在我軍、呂布、袁術三方的三不管地區藏了一支軍隊!若在九華山周圍廣袤的地帶藏一支軍隊不是難事。畢竟信中所的伏擊交戰地點是汝南東北方向,九華山的外圍區域。或者有可能這支軍隊根本就是呂布的軍隊!但據細作彙報,呂布正與袁術在談聯盟之事。可是呂布畢竟是反複人,他算計一下同盟諸侯也是他一貫的作風。”郭嘉分析道。

曹操此時道“其實這個臟水潑到我身上倒沒什麼了不起。反倒是讓我對袁術有所警惕,這廝有稱帝的野心,據已經為稱帝在做準備!實乃我心腹大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