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饒第一反應。
一個人是忠厚老實人,還是奸猾之人這下意識的反應就可以體現出來。
袁尚的確夠奸猾,奸猾到第一時間就猜度出司馬朗這麼問的意圖!
問袁尚是否婚配就代表曹操有聯姻之意。沒有婚配代表袁尚同意聯姻!
若是這時已經婚配,無疑第一時間代表著一種“拒絕”!這可不符合冀州袁氏的利益。
司馬朗走後,冀州智囊團依舊開會,許攸就袁尚的這個回答表示非常好即便司馬朗回到驛館後打聽袁尚的婚事,必然能打聽到與中山郡甄氏的聯姻,司馬朗不會因袁尚的撒謊而不悅,相反會因為袁尚得到回答而感受到曹袁聯媚可能性!
袁尚作為婚配當事人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已經有婚約,但是依舊願意表示對曹操聯姻的興趣,明冀州袁氏樂意和曹操集團交好!
在政治和軍事的層麵上,婚姻完全不是男女情投意合的組合,而是諸侯與門閥世家之間的利益綁定!
袁紹也表示袁尚回答得很好,反應很迅捷,思維很敏捷。總之冀州集團的集體智慧傾向與曹操的聯姻聯盟。
第一,與曹操變為姻親,以當下的格局,斷不會出現曹操偷襲袁紹的情況,袁紹可以放開手腳攻打公孫瓚。
第二,袁術在中原聲勢滔,聯合呂布與孫策,曹操顯得勢單力孤,對抗中不免落於下風。袁紹不希望袁術一家獨大,希望中原諸侯相互傾軋,彼此消耗,反倒成就袁紹之強大!
第三,多妻多福,多妻多子,多子多福,對於袁氏聯合的姻親越多越好!聯盟之勢力越來越大!對於袁尚本人更是妻妾成群,享有豔福。
接下來眾人議論的則不單單是與曹操聯姻之事,而是袁尚此行後帶來的新局麵。
袁尚正好也在這個時候驗一驗諸位謀士的態度。袁尚自己很清楚,這次出使,喜憂參半。儘管自己向袁紹彙報時得繪聲繪色,但是那是報喜不報憂的彙報方式。這次出使帶來的新危機,袁尚是隻字不提。袁紹不知道到底看透沒看透,也不提袁術因為這次出使而分外壯大的事實。
對於袁尚而言,眾饒議論,傾向自己的謀士應該粉飾自己帶來的不利之處,反對自己的謀士應該揪住這個問題做文章,明哲保身的謀士應該裝糊塗。
郭圖已死,真正想不利自己事情的人看看到底有誰?
那自然是袁譚派係的辛評辛毗了,袁尚走後,二人不斷和袁譚書信往來,訴袁尚對袁譚繼承人身份的威脅。袁譚了解到袁尚有如此之能,心中十分忌憚袁尚,逐步開始了兄弟鬩牆的戲碼。他先是命令辛評辛毗從計謀智略上對抗袁尚,儘可能的拆台和給袁尚使絆子,之後也在偷偷的打聽袁尚從淮南回來的路線,心中有安排人半路截殺的想法。
好在袁尚臨時想去中山郡,壓根行蹤飄忽不定,袁譚的人始終沒有搞清楚袁尚的路線,直到他進入鄴城後,袁譚的人才後知後覺袁尚歸來!
還有一人也指出袁尚出使帶來的混亂局麵,過分壯大了袁術!
這個人竟然是袁尚器重的沮授!
沮授為人忠直,他隻是作為袁紹的臣子,把自己所想所慮講出來,讓自己的主公對局麵有清醒的認識。因此他也不顧指責袁尚,而指出這次出使的不利一麵。
對於這個情況,一下子冒出來三位謀士指責袁尚出使不利。這讓袁尚有些措手不及,袁紹也深感意外!
辛評辛毗顯然有備而來,應該是袁譚指使。
沮授嘛,則讓袁尚很無語也很無奈!
到底忠臣是好還是不好呢?
一旁瘸腿的許攸卻明哲保身一言不發,一句不利於自己的話也不。荀諶更是據理力爭的和其他三位謀士爭辯。
沮授的忠直和高尚的為人,對此時的袁尚竟然起了反向效果,偏偏許攸這種人卻沒有傷害自己。
這怎麼?
袁尚的遮羞布已經揭開,倒也讓他清醒的認識到,所謂的忠臣佞臣,所謂的君子人,都是相對而言。不利自己的忠臣和君子,反倒是禍害;有利於自己的佞臣和人,反倒是福星!
許攸見袁尚被批評指責,而且主導的是沮授,他素來和田豐沮授不和,因此最後爭論之時許攸還是站在袁尚這邊辯論沮授!當然是為了許攸自己的私心,可是卻讓局麵平衡起來。
袁紹也不至於完全倒向批評袁尚的方向!
最後還是得自己的嫡係荀諶站出來,打了感情牌,講袁尚在淮南如何維護主公尊嚴,如何為冀州殫精竭慮,如何殊死搏殺逃回河北,這才讓袁紹被感動,最終給袁尚定下八分功兩分過的評定。因此最終答應封賞袁尚,以及袁尚保舉官員武將的大方向不變。不過額外的賞賜也沒有更多。
這都是沮授,辛評,辛毗三饒異議和批評導致的!
袁紹當眾依舊給予了之前允諾的安陽大營的軍事指揮權,並封關寧為袁尚的書記官,關平和廖化為校尉,周倉為護衛統領。這些都是之前袁尚在書房中奏請袁紹時二人商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