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隨其後,安妃也跟著跪倒在地,眼眸低垂,聲音細若蚊蚋:“臣妾隻想,娘娘您素來鐘愛古琴之音,所以……”
話語未儘,已充滿了難以言說的委屈與惶恐。
“所以你就擅自安排《虞美人》?安妃啊安妃,楚王妃年少無知尚可諒解,你作為宮廷中的老人,怎也能如此輕率,跟風胡鬨?”
陸貴妃的話語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目光如刀,冷冷掃過跪在地上的二人。
“世人皆知,《虞美人》乃是皇上與先皇後情深意重的見證,是他們定情之作!想當年,鎮國侯含冤被囚,先皇後在月安宮中,日複一日,以這首曲子寄托哀思,祈願陛下能夠回心轉意。”
陸貴妃說到這裡,眼中閃爍著複雜的情緒,嘴角卻勾勒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得意。
蘇硯昭聽著這一切,心頭猶如被重錘擊中,驚駭不已。
這首旋律優美而又略帶哀愁的曲子,原來承載著這樣沉重的曆史與情感,而她,竟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奏響了它。
絕望如同寒氣,一點點侵蝕著她的心房,她仿佛被無形的網困住,進退維穀。
皇帝的麵色愈發陰沉,當年的種種畫麵在腦海中浮現。
先皇後決絕赴死之前,一遍又一遍地彈奏這首《虞美人》,希冀著能夠喚醒兩人曾經的深情,為無辜受累的鎮國侯求得一線生機。
但皇帝,作為九五之尊,如何能容忍皇後的哀求玷汙了皇家不可褻瀆的尊嚴?
自那以後,五弦琴成了禁忌,不僅是對他個人情感的一種回避,也是對逝去皇後的深深懷念與無法彌補的遺憾。
此刻,麵對跪在眼前的蘇硯昭,他沉默半晌,最終還是開了口,語氣雖輕,卻藏著萬鈞之力:“宮中多年未聞此曲,你是從何習得?”
蘇硯昭咽下了哽咽,強自鎮定,顫抖著回答:“在……在太子府上,兒臣常常向太子請教佛法故事,某日不經意間,聽見殿下在府中輕撥琴弦,被曲中意境所吸引……”
提到太子,帝王的麵容稍顯柔和,似乎有所觸動:“他竟然願意教你。”
“是兒臣過於頑皮,硬是纏著殿下,求他賜教。殿下無奈之下,才破例傳授給兒臣。”
蘇硯昭的話語中滿是不安,心中更是翻江倒海,悔不當初。
若非自己一時興起,用那件精心準備的禮物,無意中替代了蕭陌然的物品,引來這無妄之災,哪會有今日的波折?
正當所有人屏息等待著更為嚴厲的責罰之時,皇帝卻意外地緩緩說道:“此曲,當年也是朕親自授予他的。既然他將此曲傳給了你,你便是他的半個弟子,而朕,自然也成為了你的師祖。”
這突如其來的轉折,讓蘇硯昭心頭的巨石轟然落地,一時間,感激、慶幸、慚愧種種情緒交織在一起,讓她幾乎要落下淚來。
這宮牆之內,步步驚心,她原以為自己不過是一葉扁舟,隨波逐流,卻不知,命運的河流,有時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轉機。
喜悅之情如泉水般湧動,自她的心田漫溢而出,化作滿臉燦爛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