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支火燭默默地燃燒著,將金鑾殿映照得燈火通明,有如白晝。
九成的官員已經在既定的位置站定,彼此之間相互問候打探,卻依舊對眼前的陣仗一頭霧水,一無所知。
不久,展吹浪從內殿出來,回歸他右相的位置。
旁邊的幾個官員伸著腦袋向他打聽消息,再遠一點,不能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官員也支著耳朵,生怕錯過展大人所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
平日裡喜歡開幾句無關痛癢玩笑話的展吹浪此時卻全然沒有與人說笑的心情,茲事體大,有可能動搖國本,他心懷天下蒼生,最恨的就是戰爭,比天災更甚。
雖然展大人沒有回答,但從他難看的臉色可以猜測得出,事情怕是不好了。
太後不好了?哪裡又受災了?皇上要對番王動武?
文武百官各種揣測,直到宋真宗出來在龍椅上坐定,又讓常德把定遠軍的戰報宣讀出來,他們才知道,事情比他們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戰事起,有人主戰,也有人主和,一般也是文武兩派之爭,武官請戰,而文官講和,每每吵得不可開交。
在武將看來,南疆曆來是武官掙軍功的地方,但定遠軍駐紮在那裡,沒什麼事,後來定遠軍離開南疆,那邊消停得很,也沒他們自己什麼事,現在機會來啦,定遠軍也是剛到南疆還沒站穩腳,如果這時候帶兵過去,再次打服南蠻,或者說直接侵吞南蠻,過去屬於定遠軍的榮耀就是自己的了!
有以上想法的不在少數,基本上留守京城的武將都躍躍欲試。
請戰的人一個接著一個,都爭著為皇上分憂解難。
宋真宗的眉心突突地跳,眼前的情景簡直比戰報更令他鬨心,若是旁的時候,他也許就準了這些人,讓他們如願以償地去南疆拋頭顱撒熱血,然後馬革裹屍,但波汶進犯,非同小可,讓這些為了戰功而頭腦發熱的人去,回頭可不就是收拾殘局這麼簡單。
他要的是把波汶阻攔在國門之外,不讓它有機會沾染豈國的任何一寸土地。
常公公得到指示,又站出來宣讀另一份密報,裡麵詳細描述了波汶這個國家的情況,包括其國力,兵力……
得知波汶的疆土竟然比豈國大一倍,熱情高漲的武將們仿佛被潑了一盆冷水,頃刻間冷靜下來,得知波汶的兵馬驍勇善戰,攻無不克,豈國多得一座喜拉郎山才免侵擾,武將們紛紛打消心裡的小心思。
波汶人嗜殺,戰敗了對他們投降也是白搭,因為他們從不為戰俘費心,都是直接殺了了事……凶殘得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靜寂在金鑾殿裡蔓延,原先出頭請戰的也縮得跟鵪鶉一樣,生怕皇上找不到人出戰,再想起自己來。
有人一拍腦子,哎呀,定遠軍不是在南疆嘛,我們跟著著什麼急啊
“據戰報,波汶已經在南蠻糾集十萬兵力,預計最終將超過三十萬兵力……”常公公念到這裡,他的聲音都禁不住發抖。
三十萬兵力,還有是精兵強將,而定遠軍滿打滿算隻有八萬,怎麼打?定遠軍再強悍,也是肉體凡胎,不是神兵天將。
濃濃的危機感籠罩在富麗堂皇的金鑾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