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喬遷前奏(1 / 2)

穿越之一路逍遙 北獄 6669 字 11個月前

本站 0zw,最快更新穿越之一路逍遙最新章節!

喬嵐讓長工們在好不容易練熟的土地上開溝挖坑,的確又是一場大戲,戲的名字就叫——稻田養魚。

當初,追風山莊最成功的便是稻田養魚,所以楊應風在《農耕寶典》用了很大的篇幅描述了怎麼在稻田裡養魚,不但有文字,還給配圖,真是再明白不過了。

西岸的地勢低窪,又恰好在遙水河邊,簡直就是稻田養魚的絕佳場所,不試一試,怎麼對得起手裡的《農耕寶典》。

喬嵐好不容易坦誠相待一回,封啓祥和佟管家兩人卻麵色各異,封啓祥不懂農耕,但並不是沒常識,養魚的話,自然是要養在魚塘裡,這溝溝渠渠也能養魚,佟管家更是覺得喬嵐在異想天開,“為了養幾條魚,田都不種了?”

“誰告訴你,田不種了?”喬嵐奇怪道,哪知佟管家比她還奇怪,“即種田,又養魚?”

“就是這樣。”

“這……能成嘛……”

“我也就這麼一試,可沒讓你們跟著。”

喬嵐說完就走開了,佟管家越想越覺得不靠譜,剛想勸封啓祥打消跟風的念頭,誰知封啓祥根本不給他說話的機會,抬抬腳,追在喬嵐後麵。

趙地主回去後第二天就收到楊家大莊子也開始學喬家挖淺溝,想到當初種大白菜做辣白菜的事,楊家大莊子也參與了,他更加鬱結,很明顯,那兩個少年是一夥的,隻是他這個老家夥插不進去……

這晚,趙地主把自家十二歲到十六歲的五個孫子全都叫到跟前,仿佛閱兵一樣,一個個瞅過去。這個太瘦,這個太胖,這個太怯懦,這個病歪歪的……看過一輪,彆說能與喬嵐和封啓祥想比肩的,就是稍微順心順眼的,一個都沒有。自己都不滿意。如何能打入那兩人的圈子……

看著這些因為唾手可得的富貴而失了銳氣的孫子,趙地主突然覺得渾身乏力,揮揮手。讓從頭到尾都不明所以的孫子們離開。

除了長子是自己親自教導,還稍微有點自己當初的影子,其他孫子都被養歪了,想到趙家後繼無力。趙地主心裡好一陣梗塞,要不是為了這幫不肖子孫。他何至於一把年紀了還勞心勞力,甚至不惜熱臉貼冷屁股,去討好一個小子。

趙地主把自己的擔憂跟旁邊的陸多金這麼一說,陸多金的臉色也不多好。他到趙家已經五年,早就察覺這個不太妙的現象,可惜。他隻是一個外人,無從指手畫腳。“老爺。不知喬公子可有婚配?”說到底,他還是想趙家能好的,趙家好了,他才能好。

“啊!!!”趙地主驚叫一聲,同時拍案而起,“是我著相了!不錯,不錯,這世上,除了近親,哪還有比姻親更牢固的關係。要是趙家與喬家成了親家,不怕喬小子不拉拔我趙家。可要是他已有婚配……妾到底不如正妻……”妾的娘家根本不算娘家。

“如若他已有婚配,他不是還有兩個乾妹妹嘛,寵得跟什麼似的。”

“對對對,要是娶了他的乾妹妹,人在我趙家,更容易拿捏。”

趙地主與陸多金密密集集地議論趙家的孫輩,看有無出挑的孫女和孫子,好與喬家聯姻……

好不容易,宅子終於建好,俞大拿卻更加忙碌,他要在喬遷之前把改置辦的置辦下來。曆山縣遠近聞名的木匠非老木柴莫屬,但是,俞大拿也知道老木柴和他的徒弟們正忙著大生意,一概不接打家具的活兒,故而,他也沒找過去,而是托李木匠找幾個人一起打家具。

這天,曆山縣的老木柴卻讓林木送來了一張回旋圓桌,桌子是楠木做的,上麵浮雕著一些荷花荷葉,雖然沒有桌王那麼貴氣逼人,但也清新雅致。

喬嵐沒有客氣,讓人把回旋圓桌抬回後院放著。

林木這次來,除了送桌子,還為了毛遂自薦,喬家的西岸大宅竣工的消息已經傳到曆山縣,老木柴便讓他把桌子送過來,順便問一聲是否需要打家具。

老木柴的班底原先在木匠行裡就小有名氣,經過還珠匣和回旋圓桌,如今聲名鵲起,已然香饃饃,更多的人慕名前來,指名讓他們打家具,由於還要做一批回旋圓桌和折疊桌椅,不得不推掉那些打家具的活計。

至於老木柴會上趕著給幫喬家打家具,那也是看在喬嵐的麵子上,至於是“喬奕”還是“陳月牙”的麵子,隻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比如喬嵐就覺得老木柴是在變著法兒提醒她,彆忘了幫忙撮合他小徒弟李達和“他”乾妹妹喬嵐的好事。

俞大拿被叫過來,一聽老木柴要幫忙打家具,他忙不迭地答應,李木匠找了五個木匠,但六個人到底還是少了,哪怕隻打一個院子用的家具,也要好多天,何況是五個院子用的。

他迅速擬了一張單子,吩咐方小勇送去給李木匠。李木匠他們打出來的家具將被用於兩個偏院,有些樣式便用不上了。李木匠他們本來就有點力不從心,加上老木柴還是他半個師傅,相信他不會有所怨言。

俞大拿又把林木帶去西岸,讓他看看已經備下的木材是否合適,待林木挑挑揀揀過後,立即安排幾輛大牛車運去曆山縣。

俞大拿是要去一趟曆山縣的,臨出發,他又讓他的隨從霍三與人扛了一大壇子辣白菜上車,這是得了喬嵐應允的,老木柴這麵子給的太大,得送點什麼聊表心意。

冬日還在繼續,除了窖藏的大白菜,幾乎沒什麼菜可吃,這辣白菜可受歡迎著呢,尤其是京城,能賣到九十八兩一壇,隻可惜,有價無市……

這幾天,陳月牙一直在勸說梁毛花到時候一起搬到西岸去住,她說了西岸和青山村井水不犯河水。旁人輕易進不了西岸,不用擔憂某些人,她還形容了西岸的院子怎麼怎麼好,然而,梁毛花打從心底排斥陳家,進而排除青山村,哪怕西岸與青山村隔了一條河。還有密密實實的荊棘籬笆和高大的門。閒雜人等進不去,她還是發怵。

梁毛花覺得如今的生活美得不能再美了,不願意改變現狀。她不願去西岸住,自然不想陳月牙去,於是反過來勸陳月牙留在五裡鎮上,說喬公子到底是外男。不要走得太近,分開住再好不過了。省得日後被人說閒話。

除了抵觸陳家,梁毛花心裡其實還有一個小久久,與主人家“喬公子”住得太近,她始終有寄人籬下的卑微感。雖然“喬公子”一直對她都很恭敬,下人們也都把她當成正經兒主子伺候著,但事實就是。她和小閨女寄居在“喬公子”家,得看“他”臉色吃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