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在風玉聯軍的士氣之盛,一旦渡過江去,很可能在三五天內就攻破莫都。而現在玉王靈霜還在趕過來的路上,在本國君主不在的情況下攻破敵都,隻怕己國會喪失掉許多可以爭取的實際利益,這才是裡屠最為顧忌的,至於什麼怕中莫軍的圈套,那都是他的托詞而已。
在唐寅的表態下,裡屠不敢再站出來唱反調,見人反對,唐寅拍板釘釘道“那好,我軍就利用回水灣渡江。”
這時,聶澤站出來醒道“大王,要在回水灣渡江,我軍的水軍艦隻可絕不能用,隻要我軍船隻一動,對岸就會有所察覺,跟蹤而至,便會現我軍要利用回水灣偷渡的意圖。”
諸將紛紛點頭,表示聶澤所言極是,唐寅亦是暗道一聲有道理。聶澤繼續說道“大王不是在回水灣看到木筏了嗎?我軍可利用這段時間,趕製木筏,然後用木筏悄悄渡江。”
“聶將軍所言甚是!”蕭慕青說道“隻要我軍先造出夠五萬人渡江的木筏即可。隻要我軍的五萬將士能平安上到對岸,接下來的渡江就很容易了。”
唐寅邊聽邊點頭,等他二人說完,已仰麵而笑,他揚頭對眾人說道“就依兩位之見,諸位將軍就這麼去做吧,回去之後,督導各自部下,即刻趕造木筏。”
他一聲令下,風玉兩軍上下齊動,全軍趕造木筏。隻要木材充足,木筏製造起來還是很容易的。風玉聯軍近萬人,造出幾千條木筏並非難事。
僅僅用了三天的時間,風玉聯軍便悄悄趕製出三千多條木筏,這麼多的木筏,也足夠一下子運送五萬人渡江的了。
這天晚上,烏雲彌補,天黑的伸手不見五指。
在唐寅的授意下,風玉聯軍的主力幾乎傾巢而出,軍營裡隻留下小部分風國水軍以及不適合偷渡的第九軍團和十萬守營軍兵,其他將士,抗著木筏和輜重,悄悄出營,直奔回水灣而去。
六、七十裡的路程,急行軍用了兩個多時辰便趕到了。先行前去打探的天眼和地人員源源不斷的把回水灣對岸的情報傳送回來,各情報幾乎都一樣,風平浪靜,安然恙。
等唐寅率領大軍抵達回水灣後,他把大批的軍兵留在山林中隱藏,派出戰軍打頭陣,讓五萬戰軍將士先行渡江。
聶澤也不含糊,領命而去。貞國並非內6國家,南麵也是緊鄰著大海,所以貞人當中熟識水xing的人並不在少數。聶澤選出五個兵團,令其乘坐木筏,先一步渡江。
很快,在聶澤有條不紊的指揮下,戰軍將士紛紛把木筏拖入水中,接著,大批的將士快登上木筏。
也不知道聶澤是不是有先見之明,預感到自己的戰軍會打頭陣,總之戰軍當中不少人都帶著皮囊。
這些皮囊有豬皮的、馬皮的還有牛皮的,裡麵都已充了氣,鼓鼓囊囊的,係在人們的腰間,雖說都不大,可一旦溺水,那些不識水xing的將士們倒也不至於一下子就沉到水底。
貞人打仗不要命是出了名的,但在平常的時候還真就很小心,儘量避免出現非戰鬥狀況下的傷亡。
通過人們攜帶的皮囊也能看出來,聶澤對麾下的將士們是打心眼裡愛護,隻要是他能想到的救護措施,哪怕麻煩一點,他也會儘力做到。
這一點上,聶澤恐怕要勝過很多統帥,他能受到貞人將士的擁護,自然也有他的過人之處。
等一個軍團的人全部上到木筏,聶澤馬上下令,以最快的度向對岸劃過去,緊接著,他又安排第二個兵團的將士上木筏。
戰軍將士一批接著一批的登上木筏,木筏亦是一bo接著一bo的向對岸劃去。
站於岸邊觀望的唐寅等人都已把心到嗓子眼,眼睛眨也不眨,直勾勾地注視著已然進入江中的己方將士們。
越往江心去,江水就越湍急,暗流、旋渦也就越多,木筏不像船隻那麼好控製,上麵的戰軍將士拚命地劃動手中的木板,控製方向,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木筏被衝偏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