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2 / 2)

楊憲點了點頭,開口道:“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能夠降低運輸成本,人和商品的流動都會變得更加容易,從而帶來賺錢的機會。如今揚州城隻是試點,下一步將會推廣到整個揚州府。”

“當然了,百姓們的生活也會變得更方便、更好。畢竟如今這路,一有車馬經過,就塵土飛揚,一到雨天,又變得泥濘不堪。”

楊大人果然時刻都在心係百姓。

魯明義心中無比感動。

這時候修路用的材料是土木石。

土用的是熟土,就是把鋪路用的黃土用火炒一遍,這樣不會有蟲或草,保證了土的質量,講究一些的,修路的時候,會讓工匠在路基上加入石灰,然後將熟土以一定比例混進鹽堿土中,最後再夯實路麵。

因此對於楊憲準備這麼多瀝青,他感到非常的不解。

瀝青魯明義當然認識,可他實在無法將瀝青與修路聯係在一起。

楊憲將存放在庫房的瀝青,全部裝桶,然後讓人用馬車將其運送到指定地點,首先要修的路便是縱貫揚州城南北的這條主乾道。

無論是搭橋還是修路,在這個時代可都是大工程。

一般來說,這些活均是由官府牽頭組織,也就有了所謂的官道。當然了一些富商、鄉紳,偶爾也會發發善心,出錢修路,不過像這種情況修的路都極其短。

畢竟修路所耗費的錢可不少。

沒有誰的錢,是大風刮來了的。

對於這些富商、鄉紳們,他們要的反正隻是名聲,意思意思也就得了。

因此公共基礎建設,離不開朝廷。

從揚州城那破敗不堪的府衙,便可以想象到揚州城的道路了。

連代表官府顏麵的衙門,都破成這樣,還能指望有人修路嗎。

是靠前元的官員,還是靠那些乾一票就跑所謂反抗義軍。

如今揚州道路是年久失修,先彆談那些巷弄小道,就連主乾道都坑坑窪窪,殘破不堪,一看看過去,根本不忍直視。

馬車車輪陷入坑裡老半天才出來的事情,時有發生。

大風天塵土飛揚,每逢下雨天又泥濘難行。

這一切楊憲都看在眼裡,老早就有修路的打算了。

而揚州城的百姓們則是苦此事久已,現在聽到楊憲要修路,無不是紛紛叫好。

一大早百姓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