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全本免費閱讀
第55章四則運算
哈?!
這麼簡單的算術還用工具?
楊憲歪著腦袋看著王月憫。
又是這種看傻瓜般的眼神,她已經快要受不了了。
“當然要工具,就算沒有算盤,起碼也得給我算籌吧!”王月憫瞪著楊憲,緊咬著銀牙,一字一句開口道。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你這樣的算學天才。
她以為楊憲是故意耍他。
楊憲這才反應過來,這麼簡單的算術他下意識認為隻要是接受過九年製義務教育的正常人都會,一時間竟然忘了這是明朝洪武年間。
王月憫口中提到的算籌,是珠算算盤普及前,古代最為主要的算術工具。
所謂的算籌就是一根根同樣長短和粗細的小棍子,多用竹子製成,也有用木頭、獸骨、象牙等材料製成的,大約二百七十幾枚為一束,放在一個布袋裡,係在腰間隨身攜帶。
需要記數和計算的時候,能隨時把它們取出來,放在地上或桌上擺弄。
由馬親王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顯微鏡下的大明》中男主角帥家默就曾多次使用算籌計算。
楊憲聽了王月憫的話後,找來一些木棒給她。
《孫子算經》記載,算籌記數法則是:凡算之法,先識其位,一縱十橫,百立千僵,千十相望,萬百相當。
站在一旁看著王月憫擺弄一番後,楊憲大致搞清楚了算籌原理,其實與現代的十進製算術原理相當。
不過比起現代算術,還是太過複雜。
效率更是遠遠比不上。
加減還好,涉及到乘法,單是擺算籌都要擺大半天。
但是要知道,算籌最早出現在何時,已經不可查考了,可它最晚出現的年代可是在春秋戰國時期。
也就是說兩千多年前祖先就懂得了這樣精妙的計算,這實在是太了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