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全本免費閱讀
第116章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要知道在明朝,皇帝給大臣最高的獎賞就是免死鐵券,其作用是將來大臣犯法(謀反罪除外),隻要你沒丟掉(估計也不會有人丟),而且在刀砍掉你腦袋前拿出來,就可以免除一死。
很多大臣為腦袋考慮,費儘心思想搞到一張,因為無論什麼金券銀券都沒有這張鐵券頂用,一些有幸拿到的,甚至會把它放在家裡的大堂給供起來,逢人來就會展示給對方看。
好似有了這張鐵券就有了兩個腦袋一樣。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玩意兒在朱元璋眼裡壓根就沒有用。
供著的時候是免死鐵券,可真到要用時,反而成了催命符。
大明建國,得到朱元璋頒發免死鐵券的一共三十四人,可最後善終的卻僅有寥寥數人。
真要殺你的時候,什麼券都沒用。
隻有在老朱不想殺人的時候,這張鐵券才能起到作用,其作用隻是給了老朱一個台階下,用來堵一下朝臣的嘴巴而已。
馬南山非常幸運的就屬於這種情況。
當然官職爵位就不要想了。
像這種會蠢到被青樓女人把全部身家都給騙走的家夥,錢太多反而是害了他。
朱元璋大手一揮,直接讓他滾回淮西老家種地去了。
身無分文,這些女的總不會去騙一個老男人的種子吧。
李進也如約來揚州國立小學,當一個教書先生。
作為能夠參加恩科會試的讀書人,李進一身學問自然無需懷疑。
在來之前,他自己同樣是這麼想的。
因為按楊憲的講法,他教學的對象隻是一些剛剛蒙學的孩子而已。
可當他來到揚州國立小學的第一天,就驚得整個人呆住了。
他站在課堂教室門口,看著楊憲拿著一根白色小條子在漆黑的木板上寫字。
要知道就教學來說,此時無論是私塾還是官學,夫子們上課全都是以沙盤寫字。
而且楊憲在課上講的內容,也完全顛覆了他的認知。
他仔細聽了一會兒,講的是格物致知那一套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