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憲在原本火藥廠的山頭附近,直接又是圈了兩座山。
將這一整塊區域,劃為軍工重地,四周拉起警戒線,12個時辰輪流派人值守。
除了火藥外,另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槍械部分。
楊憲為此,直接成立了一個機械工廠。
最難的問題,槍械設計圖,已經由係統幫忙解決了。
雖然燧發槍的設計圖屬於超越這個時代的設計,可畢竟不算太離譜,屬於火門槍的演變,因此所需功績點還在可接受範圍內。
對於如今的楊憲來說,這點功績點,灑灑水而已。
楊憲剩下要做的就是製定標準化生產規範,為了以後,必須打造出一條標準的流水生產線來。
因此手工車床、鏜床、磨床、鑽床等工業母機必不可少。
整件事做起來還是有難度在的。
等到最後結果出來。
在外麵那些不知情的人看來,楊憲隻是創造發明了新型的槍支。
在朱標這些知道內情的人眼中,楊憲是在進行火器改革。
隻有楊憲自己知道,他現在在做的事情,等於是為不久將來將要到來的工業革命的一次預演。
楊憲看著朱標,開口道:“新型的步槍研發究竟什麼時候才能研發成功,我這邊一時間也無法給出具體時間。”
朱標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楊憲接著開口道:“因此為了應對,草原方麵隨時有可能再次發生的掠邊行為。殿下,我建議重新修建,加固北方邊地城牆。”
“重新修建城牆?”朱標開口疑惑道。
楊憲點了點頭,開口道:“修建城牆。”
城牆,尤其是邊防重地的城牆,自然是修得越高越好。
可在古代,城牆最高不過修建到10米左右,其中很大程度是因為受限於古代科技與營建技術水平限製。
我國古代的城牆,大多為磚木結構,因材料上的局限性,決定了城牆修建不會特彆高。夯土城牆的兩麵再包上一層大城磚,城牆磚用白灰漿砌築。
古城牆牆麵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