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好歹是一個六部堂官,親自從京城過來拜訪,這點麵子還是要給的。
楊憲擠出時間,在府衙會見了這位戶部尚書。
呂昶沒有廢話,一見麵便是開門見山,問出了他最擔憂的事情。
自從那日在那張天價欠條上,親手加蓋了戶部公章後,呂昶這些天就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
有時候,甚至還會做噩夢驚醒。
楊憲笑了,原來是為了這事。
他看著呂昶,輕笑道:“呂尚書既然掌管戶部,自然知道新稅製推行後,咱們大明賦稅是越來越多,難道還擔心還不上這筆錢嗎?”
要知道借款的期限可是足有24年。
一年隻要存下100多萬兩白銀,就足夠。
呂昶擔憂道:“楊國公,有所不知。賦稅是越來越多,可支出同樣如此。這些年征戰就沒有斷過,北伐剛結束,這才休息多久,馬上就征討雲南,接下去還有遼東。而且陛下既然是借這筆錢造戰船,那麼可預見,之後幾年,咱們大明軍人甚至還要出海。”
“呂大人,你身為戶部尚書,這帳自然不會算錯。可算賬不能隻算眼前,就拿北伐來說,按你的說法確實靡費巨大。可伱要想想在漠北沒有打下來之前,隻要入寇一次,劫掠去的錢財、人口,再加上朝廷過後撫恤百姓的開支,那就抵得上幾輪征伐的開銷。”
“呂尚書還有沒有計算過,打下漠北、雲南、遼東,之後會給國家帶來多少收益呢。人口、土地、各種資源,這些如果換算成錢財的話又能創造多少財富。”
楊憲開口道:“所以隻要一個國家是往上走的,經濟是持續發展的,那麼國家債務問題就永遠不用擔心。”
“萬一,我說萬一戰爭最後失敗了呢,到時候付出了這麼多前期投入,可卻換不來收益。到時候,這筆欠款又該如何還。”呂昶繼續開口問道。
“借新還舊,借多還少。”楊憲不假思索道。
聽了楊憲的話,呂昶呆住了,他瞪大了眼睛道:“那這樣不就成了拆東牆補西牆了嗎?那萬一有一天,所有人都不借給朝廷了怎麼辦?”
“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楊憲輕輕搖了搖頭。
呂昶還是習慣性,代入到普通個人身上,為什麼普通人玩不了拆東牆補西牆這一套。
那是因為他們拆的東牆已然遠遠超出了他們的實力。
可楊憲他們現在討論的是朝廷,是國家。
作為朝廷來說,他的威信就是絕對的權威。
一個良性發展的經濟體國債規模就是應該越來越大,不需要還錢。
一直到國家經濟停滯之後,弊端才會出來。
而如今的大明,正是朝升之旭日。
莫說三千萬兩白銀,就算是三億,在楊憲看來都不是問題。
經過楊憲的一番解釋後,呂昶雖然並沒有完全聽懂,可那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他看著楊憲,發現對方比自己更加適合當戶部尚書。
如果大明建國,做大明賬房先生的人是楊憲的話,現在的大明一定會更加富裕。
雲南那邊的戰事很快明了,北元殘餘勢力,根本不是裝備了新式武器的大明軍隊的對手。
沐英作戰風格,也是穩紮穩打。
按照進度,再有幾個月時間,便能夠將雲南完全打下來。
在得到這個消息後,群臣激奮。
武將們主張立馬攻遼的呼聲也是越來越大。
這樣再壓下去也不是辦法。
太和殿,朱元璋直接召見了朱標。
“父皇要用永昌侯?”朱標皺了皺眉,開口問道。
這些年來,藍玉接連犯了好幾次錯,朱標自是不喜的。
如不過是看在開平王和太子妃的麵子上,朱標早就對他動手了。
朱元璋點了點頭,開口道:“對,藍玉。”
“我原本想等沐英從雲南回來,可眼下距離攻下雲南還要一些時日。就算打下雲南,雲南必定是新定之地,那樣的地方,沒有沐英這樣的大將坐鎮那也是不行的。”
朱標點了點頭,開口道:“大哥確實有這個能力。”
“在剩下的人選裡麵挑,藍玉最合適。”朱元璋開口道。
“為什麼?父皇您難道忘了,幾年前那次北伐正是他貪功冒進,帶著先鋒部隊,孤軍深入,最後被困土喇河。後來若不是魏國公和楊國公帶隊趕去救援,我們大明邊軍將士將損失慘重!”朱標激動道。
朱元璋看著朱標,揚了揚手中的奏章,開口道:“正是因為他身上背著大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