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侯看了那人一眼,顯然這番話說到他的心裡。
李鳴鶴是長興侯的表哥,如今戰死疆場,長興侯有理由為他報仇,但一旦戰事起,將有無數人在戰場上喪命,長興侯需要考慮。
回與不回,這是一個難題,現在皇上沒有召長興侯回去,恐怕也是擔心他不同意親征,如果長興侯去攔,皇帝還真是走不了。
這場議事持續到傍晚,在座的都是沒有打仗經驗的,長興侯同他們商議,不過是培養他們的分析能力,其實是他自己在糾結。
帶個大家散會後,林霜伺候長興侯洗手吃飯,一邊嘀咕道:“治大國猶如烹小鮮,皇帝是總廚師長,前線指揮官都是小廚師。他一個大廚師長跟小廚師爭什麼事做嘛?”
長興侯歎口氣道:“大朗朝是太(這也?)祖皇帝南征北戰打下來的江山,成宗當年也是驍勇善戰,劉家有好戰的血統。”
“可那時候廚房小,所以廚師長有時候也不得不親自下廚,現如今都搞成大酒樓了,廚師長在大後方確定菜品和挑選廚師就行,衝到夥房第一線來掌勺就沒必要的嘛。”
長興侯被她說的笑起來,臉上的陰霾終於散開了些。
晚上睡覺的時候長興侯跟她說起李鳴鶴,他倆的年齡相差挺大,李鳴鶴懂事的時候,長興侯府和李家已經交惡,他倆沒打過交道,不過長興侯一直關注李家的情況,在他看來,李鳴鶴身上有軍(隔開)二代的明顯作風,狂妄自大,不過本事是有的,這次戰死令人心痛。
林霜不知該怎麼安慰他,她與李鬆家的夫人來往過幾回,對李家人的印象挺好,雖然才知道李鳴鶴這個人的事跡,但他為國捐軀,心中對他敬佩。
第二天天不亮,長興侯將林霜叫醒,對她道:“我不放心,還是回京去看看。萬一趙大人他們勸不住皇上,本侯還能起(這??)點作用。”
林霜早知道他會做這樣的選擇,伸手抱著他的腰道:“嗯,東西我昨晚已經收拾好了隨時可以動身。”
長興侯低頭在她頭頂上親了又親,“又要趕路,辛苦你了。”
“我以為您會先走”
長興侯道:“瓦剌想要東西,他們並不想跟大朗真打起來,這從他們曆次搔擾的動靜就看得出來。上次進攻大同,不像他們以往的風格,沒有威脅與試探,直接就是硬碰硬的作戰。且吉布哈與熬嘎有過節,他們之間的同盟關係並不牢固,隻要我二舅死守大同,他們得不到好處,便會退兵。”
林霜點點頭,這才明白他為何不著急回去。
兩人匆匆吃過早飯,召集人馬啟程回京。劉公子和溫陽榮想去南京謀生,故跟他們一起走。
大部隊剛出廣東,急報一封接一封傳來,這次六部長官,幾位閣老都寫信來催長興侯趕緊回去,看來是真的拉不出皇上出征的戰車了。
本來皇帝天天不管事,躲在深宮裡隻煉丹修仙的時候,文武百官恨不得天天去他耳邊嗡嗡嗡,想把他叫醒來,勸他回到現實,好好上朝,做個負責任的好皇帝。現在皇帝這麼一鬨,大家才知道不管事的皇帝才是好皇帝。大臣有好有壞,但總的來說都是凡人,都想國家安寧富足,歲月靜好,皇帝長命百歲的,那邱道長卻是禍國殃民的罪魁禍首,他們甚至希望國師趕緊回來把皇上哄回去繼續修他們的仙,或者玉帝老兒趕緊把皇帝招到天上去倒洗(隔開?)腳水也不錯。
邱道長也不知道是中了什麼邪,他一心認為皇帝修煉要再升境界,就必須作出豐功偉績來,於是奉勸皇上學習曆代皇帝的親征事跡,隻要皇上到了戰場上,用天子之威就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必定能退敵萬裡,青史留名,這番功績一算下來,比在家打坐一百年還有效果。皇上身邊沒有了一起進步一起探討玄學的好道友,修道之路上一片迷茫,自然耐不住這樣的慫恿,於是不顧大臣的勸阻執意親征。
最後一封急報,皇上的調令終於來了,他讓長興侯領留守護衛軍,與二皇孫一起駐留守北(隔開)京,他領五十萬大軍禦駕親征去了,英國公、成國公、兵部尚書趙效、戶部尚書王易之誌、內閣學士聞穗、龐臨等文武百官護駕從征。
長興侯一見這信,站在原地半天沒緩過氣來,立即對隨行的人道情況有變,隻好與林霜分開,他帶一隊侍衛騎馬飛奔回去,希望還能來得及勸阻皇上。
林霜這邊留了一半侍衛,帶著劉公子和溫陽榮,本打算走水路,經過南京時將他倆放下,其他人繼續趕路。